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美如书屋 > 其他类型 > 科举,从忽悠爹娘分家开始李富贵云志全局

科举,从忽悠爹娘分家开始李富贵云志全局

清花照凉颜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什么以文会友,举办诗会,不过是那些不好好读书的读书人偷奸耍滑花天酒地的借口罢了。想当年他教书的时候可是相当严格的,哪里会有现在的风气。这些山长和夫子真是地里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了。他管不了别的书院怎么样,但是西风书院他可得看好了。省得出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记得早些年学院里有个不错的学生叫什么李富祥来着。十二岁就考中了童生,人人都说他是少年英才。大概是夸赞的声音多了吧,那个学生就到自己姓谁名谁了,天天跟着一帮子人借着以文会友的名义胡吃海喝。结果到现在三十好几的人了依旧是个童生,连个秀才都没考中,而且考的一年不如一年。真是白瞎了当年那么好的苗子了。当初是他让学院的夫子把他劝退的。他已经蹉跎了半生,学院里已经不适合他了,还不如回家好好种...

主角:李富贵云志   更新:2025-01-18 18: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富贵云志的其他类型小说《科举,从忽悠爹娘分家开始李富贵云志全局》,由网络作家“清花照凉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什么以文会友,举办诗会,不过是那些不好好读书的读书人偷奸耍滑花天酒地的借口罢了。想当年他教书的时候可是相当严格的,哪里会有现在的风气。这些山长和夫子真是地里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了。他管不了别的书院怎么样,但是西风书院他可得看好了。省得出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记得早些年学院里有个不错的学生叫什么李富祥来着。十二岁就考中了童生,人人都说他是少年英才。大概是夸赞的声音多了吧,那个学生就到自己姓谁名谁了,天天跟着一帮子人借着以文会友的名义胡吃海喝。结果到现在三十好几的人了依旧是个童生,连个秀才都没考中,而且考的一年不如一年。真是白瞎了当年那么好的苗子了。当初是他让学院的夫子把他劝退的。他已经蹉跎了半生,学院里已经不适合他了,还不如回家好好种...

《科举,从忽悠爹娘分家开始李富贵云志全局》精彩片段


什么以文会友,举办诗会,不过是那些不好好读书的读书人偷奸耍滑花天酒地的借口罢了。

想当年他教书的时候可是相当严格的,哪里会有现在的风气。

这些山长和夫子真是地里的韭菜一茬不如一茬了。

他管不了别的书院怎么样,但是西风书院他可得看好了。

省得出现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他记得早些年学院里有个不错的学生叫什么李富祥来着。

十二岁就考中了童生,人人都说他是少年英才。

大概是夸赞的声音多了吧,那个学生就到自己姓谁名谁了,天天跟着一帮子人借着以文会友的名义胡吃海喝。

结果到现在三十好几的人了依旧是个童生,连个秀才都没考中,而且考的一年不如一年。

真是白瞎了当年那么好的苗子了。

当初是他让学院的夫子把他劝退的。

他已经蹉跎了半生,学院里已经不适合他了,还不如回家好好种地或者找个营生挣点银子孝敬父母呢。

想到这里葛老头眼睛往四周看了看,生怕又有人企图进入西风书院打扰了学生们学习。

李云志紧赶慢赶的走到了城门口。好在刘安的牛车还没有走。

刘安见他来的这样晚,不由得开口问道:“今天怎么来晚了?”

李云志闻言笑道:“中途去办了点事,不过还好赶上了,不然就要走着回去了。”

刘安听到这话笑道:“行了,赶紧上车吧,就差你自己了。”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嘻嘻地爬上了牛车。

回到家后李云志把从商城里买来的东西拿了出来。

杨春华见他又买了不少东西回来开口说道:“志儿,怎么又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你手里那点银子不是说还有大用处吗?花完了可怎么办?”

李云志闻言回道:“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了,只能一点一点的买回来。

银子的事情您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不过以后可能要辛苦爹娘和两个妹妹了。”

杨春华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志儿说的哪里话?

咱们现在手里有银子,吃喝不愁,这日子可比以前强太多了。

现在还能建这么好的房子,娘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杨春华还不知道李云志被西风书院录取的事情。

她还以为李云志说的是这段时间家里建房子他们辛苦了呢。

李云志拉着杨春华说道:“娘,您先放下手里的东西,我有件事情要跟您说。”

“什么事啊?还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话虽如此,但是杨春华还是放下手里的东西。

李云志道:“后天我就去西风书院读书了。”

杨春华先是有些惊诧随即又惊喜的问道:“真的吗?这西风书院可是咱们青阳县最有名的书院了。

你大伯就是在那个书院读的书。”

提到李富祥杨春华顿时就闭了嘴,她觉得有些晦气。

李云志见她这样笑着点点头。

杨春华又问道:“听说这西风书院招生相当严格。

现在又不是新生入学的季节,况且你又过了读书的年龄,夫子怎么肯收你呢?

你不会被人骗了吧?”

也不怪杨春华担心,实在是当初李富祥把这西风书院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

杨春华自然而然的也认为这西风书院是高不可攀的地方。

现在李云志各方面都不符合条件却被录取了,她自然担心李云志被骗。


李云志看得出来两个小姑娘很想上前来跟他说话,但是好像又怕打扰到他。

李云志冲着两人招了招手。

两人这才轻手轻脚的走到屋里。

李云容率先开口问道:“哥哥,你怎么样了?

我听别人说你今天晕倒在王嫂子家里了。

现在还有没有哪里不舒适啊?”

李云志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哥没事,你们两个的活干完了吗?”

两人点了点头,李云想开口回道:“奶奶交代的活都已经干完了。

鸡也喂了,我们才敢过来看看哥哥的。”

李云志看着眼前饿的面黄肌瘦,但是却依旧乖巧的两个小姑娘不由得一阵心疼。

前世他见别人有兄弟姐妹也一直想有个弟弟妹妹陪自己一起长大。

可惜这个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没想到现在倒是实现了,而且一下子还给了他两个妹妹。

李云志忍不住用手摸了摸两人的小脑袋开口说道:“这里还有一个荷包蛋,你们两个分着吃了吧。”

两个小姑娘听到荷包蛋,顿时两眼放光,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云志面前的碗筷咽了咽口水。

不过她们还是强忍着移开了目光同时摇了摇头。

这荷包蛋是多珍贵的东西啊,这是给哥哥补身子用的,她们两个怎么能吃呢?

李云想开口说道:“哥哥,这是娘专门给你做的,你还是趁热吃了吧,待会儿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云志看着两人笑道:“哥哥刚刚已经吃了一个了。

剩下的一个是特意留给你们两个的。

我这里还有黑面馒头,照样可以填满饱肚子的。

你们两个赶紧吃,不然等云开和云飞回来了可就没你们的份了。”

两人听到这话也不再客套,把一个荷包蛋一分为二,一口塞进了嘴巴里。

甚至连碗里的汤两人都分着喝了。

两个小姑娘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爷奶偏心大伯一家,待两个堂哥也比他们要好。

若是两个堂哥回来了,奶奶肯定会把这荷包蛋拿给他们吃的。

她们可以不与自己的亲哥哥争吃食,但是堂哥肯定是不行的。

李云志一边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一边看着这俩丫头呼噜呼噜大口吃着荷包蛋。

等他俩把碗里的汤喝完,又拿了两个黑面馒头递给了两人。

两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

虽说这黑面馒头不如荷包蛋好吃,但是好歹能填饱肚子。

他们俩平时在家吃饭的时候也只能偶尔吃半个黑面馒头。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喝野菜糊糊。

那东西看着稠稠的一碗,刚吃完了也确实顶饱。但是没一会儿就又饿了,根本撑不到下一顿吃饭。

再说了,她们两个还要上山割草挖野菜,洗家里的衣服,干各种各样的活。

很快兄妹三人就把其中三个黑面馒头分着吃完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李老太太的声音:“哎呀,我大孙子干活回来了,你看看这热的满头大汗的,快过来歇歇脚。”

“奶奶以后这种活你就不要让我们两个去干了,实在是太累了。

我爹以后可是要做大官的,等他当了大官,我们两个就是官家公子。

若是让别人知道了,我们天天上山砍柴像什么样子?”

这是李云开的声音。李云开今年十三岁,是李家的长孙。

家里除了李富祥之外,就数他最得李老爷子和李老太太的欢心。

李老太太听到他的抱怨,也赶紧跟着说道:“好,好,好,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就不让你们两个去干了,让你二叔去干。”

说完之后李老太太就把两人叫到了跟前,不知道祖孙三人嘀嘀咕咕的说了什么?

李云志就听到了由远到近的脚步声。

他看到竹筐里剩下的一个黑馒头顺速的拿了起来,一分三份。

把其中一份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李云容和李云想也很机灵,见状也把小半块馒头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

等李云开和李云飞进门的时候三人正好把馒头吃完。

李云开看着桌子上空空如也的碗和竹筐不由得开口质问道:“三弟,奶奶说二婶给你做了两个荷包蛋,还有四个黑面馒头,难不成你都吃完了?”

因为李家没有分家,长幼是从大房开始算起的。

李云志正好排行老三。

李云志听到这话,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回道:“是啊,这些东西是我给王寡妇干活换来的。

为此差点连命都没了,我吃完有什么问题吗?”

李云飞听到这话,指着李云志说道:“话虽这样说,但是你也不能吃独食呀。

那可是两个荷包蛋,四个黑面馒头。你怎么能这么自私自利,一点也不为家里人着想呢。”

李云志听到这话顿时不乐意了,他开口反驳道:“大哥二哥,你们这话就不对了吧。

平时吃东西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偏向你们。

我和两个妹妹什么好东西都捞不着,我也没说过什么呀。

再说了,我为了这点吃的差点连命都没有了。

我爹娘让奶奶拿出银子给我找个大夫瞧瞧奶奶都不肯。

说银子都让大伯拿去参加诗会了。

那可是二两银子啊,能买多少鸡蛋和黑面馒头。

大伯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却让我们在家里吃糠咽菜。

比起大伯来,我吃我自己赚来的食物不算自私自利吧。

不过你们说的也对,这么多年咱们全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省下来的银子全都供了大伯读书。

他还去参加什么花天酒地的诗会,这种人果然自私自利。

大哥二哥,你们果然是明事理的人。

大伯是长辈,我作为侄儿就算是他花光了家里的银子,我都不敢说什么。

倒是大哥二哥作为亲生儿子说了句公道话。

我应该向两位哥哥学习。”

李云志说完还一脸崇拜的看着李云开和李云飞。

两人听着李云志的话,脸色像吞了苍蝇一样难受。

尤其是李云飞,他什么时候说他爹自私自利了,这话要是让他爹听见了,还不打断他的腿。

他还指望他爹将来当了大官自己做官家公子耀武扬威呢。

李云容和李云想则一脸崇拜的看着李云志,她们哥哥什么时候嘴巴这么能说了。

他们三兄妹从小就被两个堂哥欺负,因为大伯是童生他们压根不敢还嘴。


李云想看着自己碗里的鸡腿,笑眯眯的说道:“谢谢哥哥,我最喜欢吃鸡腿了。”

说完就大口的吃了起来。

魏秀娥嫉妒的眼都快红了,她都还没吃上鸡腿呢,这两个丫头片子怎么配吃呢。

她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锅里看,李云志看了她一眼径直把锅盖给盖了上去。

魏秀娥见状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心里大骂这个小兔子肯定是故意的。

她看着李富强和杨春华开口说道:“二弟,弟妹,不是我说你们,你们这也太不懂事了。

就算是分了家,爹娘还在呢,你们炖了肉怎么能自己偷着吃呢,好歹也要给爹娘送一碗。”

杨春华听到这话开口回道:“分家的时候爹娘没有分给我们一个铜板,我们好不容易有了点吃的难不成爹娘也要惦记吗?”

魏秀娥听到这话冷哼一声说道:“虽说分家的时候你们没分到银子,但是谁知道你平时私自藏了多少私房钱。”

杨春华听到这话冷着脸问道:“大嫂,你这是什么意思?”

魏秀娥看着她说道:“都已经分了家了,弟妹就不要再装了。

二弟闲暇的时候都在城里做工,我就不相信他赚回来的银子都给了娘一分钱都没有给你。

天底下可没有这么傻的人。”

杨春华听到这话看了李富贵一眼说道说道:“李富贵你可听到了,你就是这天下第一大傻子。

这么些年你赚回来的银子可曾交给我一个铜板。”

李富贵听到这话羞愧的低下了头,他也很后悔自己曾经的愚孝。

李云志见状开口说道:“行了大伯母,你赶紧走吧,我们家不欢迎你。

这鸡是我跟着你两个妹妹在山上捉到的野鸡,若是想吃肉你们自己想办法去。

以后别想再趴在我们一家身上吸血。”

魏秀娥听到这话自觉被下了脸面,但是想到她前来的目的又硬生生的忍下了。

魏秀娥强行挤出一个微笑说道:“哎呀,云志,你这说的是哪里话。

再怎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你爹和你大伯可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大伯母前几天不在家,回来一问才知道是你受了委屈。

这事儿都怨云开和云飞那两个臭小子,我已经骂过他们了。

大伯母今天来是特意向你们赔礼道歉的。

你看你们要是气消了就回家吧。”

魏秀娥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先把人骗回去再说,她可不想干些洗衣做饭的粗活了。

李云志听到这话冷笑一声开口说道:“大伯母莫不是在跟我们开玩笑。

我们分家是请了村长正儿八经的过了明路的。岂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还是说我们一家子不在你们家里的活没人干了,所以想把我们骗回去继续当冤大头替你们一家人当牛做马。”

李云志这话直接戳穿了魏秀娥的真实目的,她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的。

大概是魏秀娥见他们油盐不进没什么希望了于是又开始破口大骂道:“好你个不识好歹的小兔崽子,我好心来说和请你们回家,那是给你么脸面。

既然你们给脸不要脸,将来等你大伯做了官可不要后悔。”

李云志闻言嗤笑一声说道:“大伯考了二十多年仍旧是个童生。

与其相信有朝一日他能做官,还不如我现在从头学习自己考科举来的靠谱。”

魏秀娥听到这话冷笑一声说道:“李云志你真是大言不惭,也不撒泡尿照照你的样子,你都十一岁了早就过了入学堂的年龄,居然还想着科考。

这读书可不是人人都读得来的。”

李云志也跟着嗤笑一声说道:“我想着怎么着也不会比大伯差吧。

大伯读了三十年的书还只是个童生,我只需三年便能考个秀才回来。”

魏秀娥听到这话嘲笑的说道:“真是白日做梦,你若是三年之内能考个秀才回来我愿意跪下来给你磕头认错。

不过就你们家这情况,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居然还想着读书,说出去也不怕笑掉别人的大牙。”

李云志听到这话自信满满的说道:“行啊,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不过你还是赶紧走吧,我们家不欢迎你。”

李云志不愿意跟这种人多费嘴皮子,直接就要撵魏秀娥走。

魏秀娥没有在这里讨到便宜,又受了一肚子气,气哼哼的走了。

魏秀娥走后杨春华看着李云志说道:“儿啊,你大伯母是在家里养尊处优惯了。

咱们现在分了家,家里的活都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她不过是不习惯罢了。

你不用跟她置气。”

李云志笑着回道:“娘,我知道,我没有跟她置气。

刚刚我说的话也并非是信口胡诌,我是真有这个打算。”

杨春华和李富贵听到这话都吃了一惊,李富贵开口问道:“志哥儿,你当真打算要去读书啊?”

李云志点了点头回道:“是的,爹,我确实有这个打算。

大伯能读书,我自然也是可以的,而且我自认为自己的资质绝对不会比他差的。”

李富贵听到这话犹豫的说道:“可是,可是。。。。。。”

李云志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他道:“我知道爹在担心什么,无非就是银子的事情。

你放心,银子我会想办法赚的。”

对于李云志的话李富贵自然是不相信的,李云志一向懦弱胆小,且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

就算最近有主见了些,但是银子岂是这么好赚的。

但是为了不打击李云志的积极性李富贵还是开口说道:“爹尽量多挣些银子,争取能让你早日进学堂读书。”

李云容和李云想也听到这话都围了过来,李云容开口说道:“等哥哥成了读书人,那咱们家是不是也能扬眉吐气了。”

李云志笑着回道:“哥哥去读书就是为了将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但是哥哥跟大伯不一样,不会让家里人举全家之力供我读书的。

这读书的银子我自己会挣,而且三年内我必定是要读出个名堂来的。

若是三年内我还没读出什么名堂来就证明我不是这块料,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好。”

李云志脑袋里的知识并不算少,他这三年要做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学习,就跟考公务员是一样的。

若是三年他都考不上证明他确实没有这个潜力,还是及时止损的好。


“你个小贱人居然敢勾引我孙子,他还不到十一岁啊,你个黑心烂肺的玩意儿怎么能下得去手呢?

王寡妇我孙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要跟你拼命。”

“李老婆子,你嘴巴放干净点,村里放着这么多男人我不勾引,会勾引你这毛都没长全的孙子子。

你也不看看你孙子瘦不拉叽的身上没有二两肉,老娘会看的上他。

若不是你这孙子天天围着我家门口转悠。我家的这点活还轮不到他干呢。”

被称作李老太婆的老太太闻言呸了一声说道:“你这个不要脸的贱人。

每天勾三搭四的也就算了,居然还有脸这么大言不惭的说出来。

你真是光着屁股拉磨转着圈的不要脸。”

被喊做王寡妇的年轻女子也不甘示弱,立刻回怼道:“哟,你这么大一把年纪了,倒是没有勾三搭四。

但是谁不知道你的心都偏到天上去了,把你们老大一家子养的白白净净的天天跟个祖宗似的供起来。

再看看你们老二一家子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瘦骨如柴的。

你这孙子若不是为了到我家里来讨口吃的能累晕在这里吗?

你还有脸说呢?”

李老太太听到这话又立刻回怼道:“你个没见识的女人懂什么?

我们家老大那可是童生,将来是要做官老爷的。

等将来老大飞黄腾达了,老二一家自然也跟着享福。

现在吃点亏怕什么?还不是为了将来过好日子。”

王寡妇呸了一声说道:“还官老爷,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你那大儿子有四十岁了吧,还只是个童生,等他考中秀才莫不是要八十岁了吗?

也不知道你们家的人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这人呢有时候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好。

祖坟上没有冒这种青烟就不要强求。”

李老太太:“你胡说八道,我大儿子今年明明才三十八岁,正是大好的年华。。。。。。”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吵的不可开交。

躺在地上的李云志却没人看一眼他的死活。

李云志觉得自己的头疼的厉害,他记得他是出车祸了啊,怎么躺在地上了呢。

难不成是司机肇事逃逸了,真是大德祥改祥记--缺了大德了。

他费了不少劲才考上公务员,正在跟父母报信的路上。

话说他出生在考公大省,每年想考公务员和编制的人有上千万,那可比高考要激烈的多。

尤其是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哪怕你是做生意的老板,研究技术的科学家都不如编制和公务员来的香啊。

他们觉得没有编制就不是正式员工,就没有铁饭碗。

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这种趋势倒是越发的猛烈了。

李云志原本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年入大几十万,但是他的父母依然觉得不稳定。

非要让他报考公务员,他一开始觉得考个公务员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毕竟他从小到大都是学神一样的存在。

但是谁知道第一年居然没有考上,这让李云志有些傻眼。

他是个天生不服输的人,因为第一年没有考上,他为了证明自己第二年一直奋发图强,工作之余一直在看书。

结果倒是成功上岸了。

但是他很纠结,难不成真要辞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去做月入几千块的公务员吗。

他走在路上一时失神,结果就出了车祸。

躺在地上的李云志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不过听着周围的争吵声,他越来越感觉不太对劲,想要努力的睁开眼睛。

就在这时候,有人趴在他身上哭道:“我的儿啊,你这是怎么了?

怎么躺在地上啊?你可别吓唬爹和娘啊?”

爹和娘?

这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喊爹和娘!

不对,这也不是他爸妈的声音,他们自诩都是体面人,估计就算他真的死了,他们也不会如此失态的。

李云志缓缓睁开了眼睛。

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他一黑又一黑,又赶紧闭上了。

他这是在做梦吧?哪里来的这么多演员?

看看他们一个个的穿着有点像古代人。

杨春华看见儿子明明睁眼了,但是现在又闭上了,心里更是慌得不行,开口对一旁的男人说道:“孩他爹,这可怎么办呢?

要不给孩子找个大夫看看吧?这可是咱们唯一的儿子。

万一出了什么事,我也不活了。”

一旁的男人一脸的为难,看着儿子不省人事的样子,他也想找个大夫给儿子瞧瞧。

可是他身上没银子啊。

不过想到这是自己唯一的儿子,男人一脸坚定地站起了身看着还在争吵的王寡妇和李老太太开口说道:“你们先不要吵了。

云志现在昏迷不醒生死不明,你们还有闲心在这里吵架。”

李老太太听到这话,一拍大腿抹着眼泪说道:“富贵啊,娘这不是也正在给云志这孩子讨公道吗?”

这个男人正是李云志现在这具身子的亲爹李老太太的二儿子李富贵。

但是因为常年劳作,又加上营养不良。

李富贵长得又黑又瘦,没有一点富贵的样子。

李富贵非常硬气的开口说道:“讨公道的事情回头再说,娘,你先给我拿些银子。

我去县城请个大夫给云志瞧瞧,这孩子都昏迷这么长时间了也不知道还成不成。”

说着说着一个大男人就开始抹起了眼泪。

古代有点小病小灾的就能要了命,更何况是李云志这种情况呢。

周围都是围观的村民,虽说说他们有看热闹的成分,但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还是很朴实善良的。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也都纷纷跟着帮腔,让李老太太先拿银子给孙子看病。

李老太太是一脸的为难,她犹豫了半天才开口说道:“富贵啊,不是娘不肯给你拿银子,只是咱们家哪有多余的银子哟。”

李富贵听到这话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问道:“前几天我不是才给了你二两银子吗?

怎么这么快就花完了吗?”

农闲的时候李富贵会进城做工补贴家用。

他扛了两个月的大包才攒下了二两银子,回家之后都交给了李老太太,没想到这么快就霍霍完了。

李老太太听到二儿子逼问银子的去处,一时之间眼神闪烁,不知道该怎么回道。


葛山长率先开口问道:“你家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来我们书院是为了何事?”

李云志闻言赶紧开口回道:“回山长的话,我是咱们青阳县李家村人士,来书院是为了求学。

还请山长能够收下我。”

葛山长闻言也不意外,毕竟他们西风书院名声在外,不仅是本县的学子就是临近几个县城的学子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

他们学院可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要的。

葛山长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说道:“我们现在可不是招生的季节,况且我观你也有十岁左右了现在入学是不是晚了些。”

李云志闻言不紧不慢的回道:“山长说的是。

现在虽然不是入学的季节,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我相信西风书院总该有中途插班的情况。

至于年龄学生觉得更不是问题,我以前虽然也有读书的志向,但是奈何家贫供不起我读书。

但是山长岂不闻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

同样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

何况我有信心,一年之内能学他们三年的功课。”

李云志这话并非吹牛,他毕竟带有前世的的记忆。

那二十多年的学可不是白上的。

葛山长见他如此自信的侃侃而谈,倒是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

不过他还不想这么轻易的坏了学院的规矩,又开口问道:

“那你为什么读书?”

这题他会啊,李云志很想张口就来“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

不过现在显然这个时代不太适合说这话,一个不好他恐怕要被当成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了。

李云志稍微思考了一下回道:“不敢欺瞒先生,若问我最初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官袍加身,光宗耀祖,让父母家人以我为荣。

以一己之力改变家族命运,庇护子孙后代。

但是这只是从个人利益来讲。

若从大局来讲,学生也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士雄心。

就算做不到如此境地,至少也要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葛山长刚开始听到李云志的话还有些不以为然。

大多数学子入学的初衷都是为了光宗耀祖。

但是随着李云志接下来的话已经让他惊的站起来了。

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开太平。”这是多么远大的志向啊。

他自愧不如啊。

葛山长当即就开口说道:“好,好,好,少年果然有志向。

你,我们西风书院收了。

束脩全免,你何时可以入学?”

李云志听到这话,又对着葛山长行了一礼:

“学生谢过先生,我回家禀明了父亲母亲最迟后天就可以来学堂报到。”

葛山长闻言又连说了几个好。

还要派人去他们家给他收拾东西。

不过被李云志给拒绝了。

他们家现在正建着房子乱糟糟的也不适合招待客人。再说了自己也没什么好收拾的。

无非就是几件衣服和一些上学用品罢了。

他自己也能拿的完,就没必要这么麻烦葛山长了。

李云志走的时候葛山长还再三确认让他后天一定要来西风书院,还给他一本千字文让他回去先看看。

李云志拿着书本有些哭笑不得走了书院。

看门的葛老头见李云志一脸喜气的拿着本书从里面走了出来: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