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叙白安国的其他类型小说《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后续》,由网络作家“穆如清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后续》精彩片段
他就不信还能次次都被夺了。只要几个堂哥能有一个考上个秀才或者举人,那他们江家到时就会好一些了。
“爷,你们先别急,等会儿我去与他们谈。”江叙白安慰着江老头和江老三。
“狗娃子,你一个小娃,怎么说得过别人。”江老头有些担忧地说道。
毕竟对方看起来气势汹汹,能跟到家里来,说明也不是什么善茬,而江叙白只是一个孩子,怎么可能说得过这些人呢?
江叙白倒没觉得自己年龄小有什么不好,但还是认真地叮嘱江老头道:“爷,等会儿来人了,您可一定要记得叫我的大名啊!还有,等我和那人谈的时候,您要表现得严肃一些,端端正正地坐在我旁边,千万不要笑,也不要随便接话,一切都交给我来说就行,知道了吗?”
毕竟是要见外人,如果一直叫他狗娃子,那这生意还怎么做下去呢?本来他年纪小就有点吃亏,要是再被人叫小名,那他真的会尴尬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边刚一商量好,另一边跟着江老二来的蒋维川就已经到了门口。他打量了一下江家的土坯瓦房,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房子在村子里算得上是比较好的了,而且江家现在做的是卖吃食的买卖,所以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不仅如此,院内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卤香味,让人闻起来就很有食欲。而江家的老老少少则如临大敌般紧张地观察着蒋维川。
与此同时,蒋维川也在默默观察着江老头这位一家之主,心里暗暗琢磨着江家人对这次合作的态度,盘算着怎么和江老头讨价还价。
然而让蒋维川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与他进行谈判的竟然是一个三四岁、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
这孩子看上去甚至比他自己的儿子还要小,身体瘦弱得像个病秧子,真担心他一开口就会哭出来。
难道他们想利用这小孩的哭声来逼退他吗?
蒋维川忍不住又问:“这个……江大爷,您确定由他来谈吗?”
江老头依然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看到蒋维川满脸惊愕,江叙白索性主动开口:“请问这位公子贵姓?”
蒋维川乍一听,觉得这孩子的口齿倒也算伶俐,而且小小年纪竟说起了官话,与他的父亲和祖父截然不同。
于是蒋维川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回答道:“在下姓蒋,你可以叫我蒋叔,我的儿子都比你大呢。”
江叙白听完小脑袋内敛的点了点,继续说道:“蒋叔的来意我已经听我爹说过了,但是你也见到了,虽然那是一个小摊,但却是我们一家人的生计。我们不可能会断掉自家的生计的,您说呢?”
江叙白可爱的模样让蒋维川心中一乐,但是看着对面的江叙白小脸严肃,也绷紧了自己的脸颊,说道:“这个小白侄儿啊,我并没有要夺取你们家秘方的意思,我们蒋家开的也是大酒楼,其实说道底与你们的摊位并不冲突。”
江叙白看了一眼他腰封下挂着的玉佩,嗯,晶莹剔透,是个肥猪——是块好玉!“此言差矣,蒋叔怎么知道我们江家就不会有开大酒楼的一天呢?”
蒋维川一听,心中有些惊讶,这孩子不过几岁,竟然如此有志向。
他不禁对江叙白多了几分赞赏之情,笑着说道:“原来小白侄儿还有这般雄心壮志,真是后生可畏啊。但我今天来此,确实没有恶意。”
明日两副猪下水,那不就是三百文?江老头捂住自己扑通扑通跳的心脏,他真没想过一碗猪杂汤,
按照这样计算,如果明天准备两副猪下水,那岂不是能够赚到整整三百文?
江老头激动得无法抑制自己的心跳,他从未想到一碗普通的猪杂汤竟然能够带来如此丰厚的利润。如果每日都能赚这么多钱,他觉得他能卖一辈子。
回想起昨天为了拿到摆摊凭证所花费的钱财,此刻他心中的痛惜感也减轻了许多。
三人一直激动到回家,江老头抱着抽屉在江叙白面前数完钱之后,江叙白看着三人脸上的兴奋,语气严肃的叫道:“爷,现在我们第一步是走出去了,接下来我们就要约法三章了。”
“你说啥三章?”江老头听得一头雾水,这狗娃子哪儿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冒出一些听都没听过的字。
江叙白解释道:“就是要有规矩了。”
“这摆摊还有啥子规矩?”不就是亭长说的那些嘛,江老头心中还是有谱的。
江叙白举起自己的小手,伸出食指说道:“第一,一个摊最多两副下水,就算你们明天卖了还不够,也不可以再增加了。”
“为什么?明明有钱不赚吗?”这次不是江老头,而是江老二开口问的,今日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他心中的概念就是做得多买的多,赚的多。
江叙白摇摇头解释道:“今天是第一天,大家都图新鲜,或者前几天都会如此,但是之后就会慢慢平淡下来,其次,准备得多了人人来都能买到,就不稀奇了。”
这就是真正的饥饿营销,让顾客产生一种稀缺感和紧迫感,从而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价值。
这种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促进销售,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避免过度营销导致的负面反应。
看着他们陷入沉思,他又继续开口:“还有,家里就这么多人,就算不睡觉能做出来多少呢?”
“第二,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汤里的肉都不能变少,饼不能变小变薄,饭也不能变少,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因为生意好想多赚钱,就降低我们的质量。”
“第三,如果内脏臭了,煮坏了,腥了,宁愿不卖,也不能用,还有头一天剩的,就算是冬天也不能加在第二天的里面继续卖。”
“……”
江叙白前前后后说了一大堆,把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爷,你们听懂了吗?”江叙白喝了一口面前的水,问道江老头。
“听懂了,狗娃子啊,要不爷送你去读书吧?”江老头突然提议道。
江老头是看出来了,这孩子不仅做生意有头脑,这道理规矩也是一套一套的,和村口的王童生说话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狗娃子说的他能听懂,王童生之乎者也的他不是很明白而已。
“爷,我这身体读书就是浪费银钱,以后等家里宽裕了,倒是可以把几个哥哥送去,不过现在说这些太早了,他们如果读书,你们今天赚的钱还不够买一本启蒙书的。”
江老头点点头,心中有点惋惜,他这聪明的小孙子啊,说不定能考上秀才哩。可惜了。
江叙白的长篇大论把三人刚刚高涨的热情扑灭了一些。三人的理智也因为他最后一句话找了一些回来。
这就是江叙白想要达到的效果,他知道贫苦人家,一夜乍富是会出很多问题的。
冷静下来的江老头,开口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你们两个,嘴管紧一些,如果有村里人问起,就说我们去镇上打短工去了,知道吗?千万不能说我们去干什么,赚了多少钱!”
“我们明白的爹,但是怕地里的活一完,村里人也会去码头找活的。”江老二提醒道。就算他们不说,别人还不是会知道。
江老二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江老头,而且每天虽然早上出门村里人还没醒,但是下午回来难免会遇到几个人的啊,加上他还打算赶集的时候分成两个摊子,一家人都去摆摊呢,这哪瞒得住。
“爷,到时候你们就说大夫说我的药里面要加野山参补气,一副药就要几十文,你们也是迫不得已的。”江叙白出主意道。
江老头闻言皱起眉头,这不是骗人嘛,多少有些难以启齿了。
“这……”江老头犹豫地开口,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然而,一旁的江老二却突然一拍桌子,激动地说道:“这个主意好!让他们知道我们就算挣到一些辛苦钱,也填补不了狗娃子这个无底洞。这样他们反而会同情我们,就不会说三道四了。”
江叙白听后,微微一怔,然后偷偷地瞥了一眼江老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凉意。原来,他们在背后都是这么说自己的吗?
江老头和江老三听到江老二的话,也一时愣住,用一种莫名的眼神看着江老二。
江老二被江叙白三人的眼神盯着,心中顿时一阵发虚,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赔笑解释道:“狗娃子,二伯不是那个意思,你别往心里去啊。”
江叙白低下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轻声说道:“二伯说得十分有理,没什么不对。”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无奈和落寞,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他本来就是无底洞,不管是三文,五文还是五十文,他的确离不开药。
他这一举动可把旁边的江老头和江老三心疼坏了,都知道江叙白早熟,肯定是听出了老二(二哥)话里的言外之意了。
“我们家现在能赚到钱,以后能继续赚钱,都是因为狗娃子,如果有人觉得这日子过不了,也可以分家过。”江老头摸着江叙白的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听到这话,一旁的江老二顿时慌了神,连忙解释道:“爹,老三,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啊!你们知道的,我就是一时嘴快,绝对没有怪狗娃子的意思。我对天发誓,我要是心中有一点这样的想法,我就天打……”
还没等江老二说完,江叙白赶紧打断他的话:“二伯,我们江家正要同心同德的一起往前走呢,不可能分家的,是吧爷?”
这时三丫蹬蹬蹬的跑了出来,一脸兴奋的问道:“四哥,咱们今天学什么?”
江叙白一脸的欣慰,看看!还是三丫上道,三丫恐怕是这个家中除了他之外,最爱学习的人了。
“去坐好,等我码好柴火就来教你们。”二头摸了摸妹妹头上的冲天辫,开口说道。
这冲天辫还是江叙白给她弄的呢,小姑娘可喜欢了,生怕被二头给弄散了,于是连忙躲开了他的手。
如今江家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江叙白的身体也渐渐好了一些,他开始有心思跟几个兄弟姐妹增进感情,而其中与他关系最为亲密的当属三头和三丫,或许是最为年龄相近吧。
这三个孩子几乎都是在大丫的悉心照料下长大的,再加上他们天真无邪的天性,对江叙白的感情显得尤为纯粹无瑕。
因此,在所有兄弟姐妹中,江叙白格外喜爱这两人,当然,对于其他兄弟姐妹,他同样充满喜爱之情,只不过这种喜爱的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没过多久,江家的小院里便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声音不大不小,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二头教完他们认字后,便提着一壶水前往田地,他深知自己需要努力干些农活。家里的土地很多,他多干一点,一家人便能早点收工休息。
三头带着江叙白和三丫蹲在院子里的橘子树下一笔一划的练着字。繁体字真的不好写,江叙白都不敢想这么复杂的笔画用毛笔写在浸墨的纸上,那该是多大的一个饼。
农忙时节,就算天完全黑了下来,只要地里的活还没干完,也是不会收工的。
但是大丫和二丫却不能一直躲在外面不回家,所以两人最终也逃不过习字的这一出。
两人一边做饭,一边听着三头在灶房门口念念有词,等饭做好了,又被江叙白拉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写字。
“狗娃子,我们女孩子学写字有啥用啊?就连王童生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呢!”大丫看着自己写得歪歪斜斜的字,不禁心生疑惑。
她如今已经十岁了,再过两年就要开始考虑婚事了。她早已学会了洗衣、做饭、缝补等家务技能,甚至能够帮忙做些地里的活儿。
对于她来说,这些生活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读书写字。
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写字,她们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至少目前为止,除了学习写字带来的痛苦之外,她并没有体会到任何学习写字的好处。
实际上,她这个问题之前江老头也曾问过江叙白。
江叙白在这段时间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让姐妹们读书、识字并明白事理,究竟有何意义和益处呢?然而,他内心只有模糊不清的答案。
在上辈子,尽管他患有心脏病,但他还是接受了义务教育,并成功考入大学。
因此,在他心目中,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自身素养,拓宽生命的广度。无论男女老少,都应该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可是,他无法将这些道理告诉家人。事实上,他自己内心比他们还要困惑。
“大姐,你想想看,如今二哥和三哥都是读书人,如果将来他们考取了秀才,而我们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那岂不是会给他们丢脸,成为他们的累赘吗?”
二房之中,江老二回屋之后,就坐在床边一边叹气,一边摇头;把一旁的柳氏弄得一头雾水。
于是,柳氏忍不住好奇地询问道:“你这是哪门了?从饭桌上就是这个样子的。”
江老二目光落在柳氏的肚子上,深深地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与惋惜地说道::“唉!你说你的肚皮哪门就不争气,没有把狗娃子生到我们二房来。”
听到这话,柳氏顿时气得不行,直接朝着江老二的手臂狠狠地捶了一拳,没好气地反驳道:
“你乱说啥子,现在有二头和三头不是挺好的吗?我晓得狗娃子聪明,但是短命!光聪明有啥子用?我每天看他喝药我这心口都泛苦味。那么小个娃娃,看到好可怜嘛,我宁愿像二头三头这样哈点就哈点,起码身体康健,能跑能跳。”
江老二被她这么一怼,顿时有些恼火,干脆直接往床上一躺,不耐烦地抱怨道:“你这婆娘,我说一句,你顶十句!”
他不说话了,但是柳氏来劲了,继续说道:“是啊,你光看到他聪明,咋没想他光一副药就要五文钱?生到二房你养得起吗?你以为老三他们真的是因为老三媳妇身子没有养好所以不要娃娃啊?是怕我们不待见狗娃子,他一个人用的钱比我们三个娃娃还多,他们哪里还敢生!”
江老二不耐烦的说道:“晓得了,晓得了,就你看得明白。”
“本来就是。你要是觉得狗娃子聪明,以后你这个当二伯的对他更好点就行了,我的娃娃,我舍不得看他天天要死不活的。”
“……”
三房中,小蔡氏又靠在江老三的怀里抹眼泪,任江老三怎么劝说,她都止不住。
“说到底还是我们当爹娘的没有本事,我想到狗娃子这破布娃娃一样的身体,还要为一家的生计劳心劳力,我这心就像刀剐一样。”小蔡氏一边抽泣,一边说道。
江老三听着小蔡氏的话,面上尽是愧疚之色,亏他刚刚心中还为有狗娃子这么聪明的儿子骄傲,根本就没想到他的身体。
“你放心,这个事情既然是狗娃子提出来的,我一定踏踏实实,好好的干,不让他白操心。”
“你晓得就好。”
而主屋中的江叙白也终于睡下了,睡着之前还一直想着今日李大夫所说的,要多走走。
不断的提醒自己,明早要起早一些,绕着村子走一遍。
天刚刚泛起鱼肚白,江蔡氏就已经醒了过来。她知道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其中之一就是将家里的口粮交给儿媳妇们准备早饭。
她一边想着,一边迅速穿上衣服。正在这时,她突然发现身旁的小孙子也坐了起来,并开始自顾自地穿衣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