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美如书屋 > 现代都市 > 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萧文清无全章节小说

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萧文清无全章节小说

萧文清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昏君,你,你……”陈旬手指颤抖的指着萧文清。浑身不断哆嗦。硬是被气得一局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大胆!陈旬,你还敢咒骂陛下!”李兼立即一声怒斥。“无妨!既然驻军一事商量好了,这位匈奴使者,就劳烦你尽快让兵入城吧。”“到时朕也好给他们安排一块风水宝地。”萧文清心中冷笑。没错,就是风水宝地!可一定要习惯啊。但他的言外之意,却没人听懂。匈奴使者大喜:“乾帝,你会是我们匈奴最好的朋友!我这就去了!”居然还让他们尽快入城。这夏国皇帝,真够谄媚的。说着,赶忙转身走出了大殿。也懒得再提陈旬的事。“国事谈完了,再谈家事吧。”萧文清目光落到陈旬身上。“昏君!你要杀便杀,要罚便罚吧!悉听尊便!”陈旬好不容易缓了过来。神色中一片震怒。浑然不惧。“陛下,匈奴...

主角:萧文清无   更新:2024-12-27 18: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文清无的现代都市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萧文清无全章节小说》,由网络作家“萧文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昏君,你,你……”陈旬手指颤抖的指着萧文清。浑身不断哆嗦。硬是被气得一局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大胆!陈旬,你还敢咒骂陛下!”李兼立即一声怒斥。“无妨!既然驻军一事商量好了,这位匈奴使者,就劳烦你尽快让兵入城吧。”“到时朕也好给他们安排一块风水宝地。”萧文清心中冷笑。没错,就是风水宝地!可一定要习惯啊。但他的言外之意,却没人听懂。匈奴使者大喜:“乾帝,你会是我们匈奴最好的朋友!我这就去了!”居然还让他们尽快入城。这夏国皇帝,真够谄媚的。说着,赶忙转身走出了大殿。也懒得再提陈旬的事。“国事谈完了,再谈家事吧。”萧文清目光落到陈旬身上。“昏君!你要杀便杀,要罚便罚吧!悉听尊便!”陈旬好不容易缓了过来。神色中一片震怒。浑然不惧。“陛下,匈奴...

《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萧文清无全章节小说》精彩片段


“昏君,你,你……”

陈旬手指颤抖的指着萧文清。

浑身不断哆嗦。

硬是被气得一局完整的话都说不出。

“大胆!陈旬,你还敢咒骂陛下!”

李兼立即一声怒斥。

“无妨!既然驻军一事商量好了,这位匈奴使者,就劳烦你尽快让兵入城吧。”

“到时朕也好给他们安排一块风水宝地。”

萧文清心中冷笑。

没错,就是风水宝地!

可一定要习惯啊。

但他的言外之意,却没人听懂。

匈奴使者大喜:“乾帝,你会是我们匈奴最好的朋友!我这就去了!”

居然还让他们尽快入城。

这夏国皇帝,真够谄媚的。

说着,赶忙转身走出了大殿。

也懒得再提陈旬的事。

“国事谈完了,再谈家事吧。”

萧文清目光落到陈旬身上。

“昏君!你要杀便杀,要罚便罚吧!悉听尊便!”

陈旬好不容易缓了过来。

神色中一片震怒。

浑然不惧。

“陛下,匈奴使者虽然走了,但陈旬不得不处置!当押入天牢,择日问斩!”

李兼立即道。

他巴不得立刻弄死陈旬。

“问斩?朕何时说过要杀他?”

萧文清淡淡的瞥了李兼一眼。

李兼脸色一变。

这小皇帝又反悔了?

“陛下,可匈奴那边?”

他准备再次拿出匈奴来压萧文清。

“交代,自然是需要给个交代。”

“陈旬有所失职,丞相不可再当,就在京城外做一个五军都督吧,负责京城安保。”

萧文清一口决断。

武都督?

李兼嘴角扯了扯。

有点想笑。

好一个武都督。

五品小官。

说白了,不就是管辖京城的一个城防小卒?

“陛下英明!“

李兼当即附和。

他对陈旬的忌惮,来源于其处的位置。

就算如今陈旬权势远不如他。

可终究是一个右丞相。

想要积累权势,太容易了。

可如果成为了一个五品小官。

一个城防小卒。

当然不需要再怕他。

何况,这也很有意思不是吗?

让一个丞相去做五品小卒。

不比杀了他还难受?

陈旬瞪着双眼。

再次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只能勉强扶着大殿中的龙柱,才能站着。

羞辱他!

这昏君是在羞辱他啊!

“陛下!臣不做!”

陈旬用尽全身力气拒绝。

但不等萧文清开口。

李兼就道:“这可是陛下的封赏!饶你一条命还不知好歹?”

“你这个奸臣!你早晚会有报应的!”

陈旬怒发冲冠。

愤恨的瞪着李兼。

“够了!就先退朝吧,比大人身体不好,先让他再次歇歇。”

萧文清打断了二人的争辩。

随着百官退走。

李兼长袖一甩,走在百官前列。

萧文清这才走下龙阶。

来到陈旬身边。

“陛下放心,老臣脏不了这大殿,立刻就走!”

陈旬愤恨的哼了一声,转过头去。

勉强扶着柱子,步履蹒跚的朝外走去。

“且慢。”

“陛下还打算如何羞辱老臣?”

陈旬冷冷回过头。

“陈都督,到时匈奴两万兵来,还需你来作安排。”

陈旬气得牙齿一阵作响:“老臣有恙,陛下还是自行安排吧!这人,老臣丢不起!”

“朕没怎么出过宫,对宫外不熟悉,还是比大人来吧,给他们安排。”

“最好,安排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毕竟他们人多。”

“周边最好无人,毕竟我大乾百姓,应该不愿意看到这些异族。”

萧文清若有深意的道。

什么?

陈旬顿住了。

震惊的看着萧文清。

这话是什么意思?

地广人稀?

周边无人。

陈旬脑海里呈现一幅画面。

四面环视,荒无人烟,两万驻军,日夜煎熬……

想想这画面,何等苦寒啊!

“陛下,你的意思是?!”

陈旬再次换回称呼。

激动无比的看着萧文清。

两万驻军若是安排在这么一个地方。

还是在京城,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

还里应外合?

到时简直是关门打狗啊!

“朕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提个建议,主要还是比大人来安排,毕竟比大人可是武都督。”

“这些安排,也应该是由比大人来管。”

萧文清笑了笑。

这些事情,他不能介入其中。

否则就算是和匈奴撕破脸了。

但让一个武都督来处理。

合情合理。

他身为一个皇帝,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管一个武都督的事情。

这也同样合理。

“哈哈哈!”

“陛下放心,老臣很喜欢武都督这个职位!”

“一定会给那两万匈奴兵安排得明明白白!”

陈旬大笑。

原来误会陛下了。

陛下竟然早已经考虑好了。

这一刻,他太喜欢武都督这个职位了。

“朕接下来会很忙,有什么事情,比大人就自行去处理吧。”

“老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

十天的时间。

匈奴两万士兵早已悉数入城。

李兼心中说不出的惬意。

按照和匈奴之间的盟约,让这两万精兵在京城内养精蓄锐。

迟则两年,快则一年。

匈奴就会里应外合,挥军直入,直取皇城。

到时,他们会把南方最富饶的十城赏赐给自己。

自己也能就此登基了。

他的皇帝梦,要成了!

“匈奴那两万精兵,可安置妥当了?”

李兼对下人问道。

下人脸色有些古怪。

“安排是安排妥当了。”

“就是。”

“有话直说。”

下人讪讪道:“就是被安排的地方,四面都是荒山,那两万匈奴兵,怨言颇多啊。”

李兼楞了一下。

但也没多想。

毕竟是两万人。

人数众多。

能给他们安排什么地方?

“无妨,让他们适应适应便好了。”

“丞相,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下人犹豫道:“地方倒是其次,那两万匈奴兵的干粮好像快没了,朝廷不肯放食,他们都在吃草根树皮了。”

“你说什么?吃草根树皮?”

“朝廷不肯放食,你不知道送饭吗?”

“莫非我偌大的丞相府,这点花销都没有?”

李兼不满。

养两万士兵,的确有点辛苦。

但这点钱他还是有的。

下人苦笑:“送不进去了,前几日还让送,但在第三天就不让了。”

“送不进去了?”

李兼盯着他。

不知为何,心头有种不妙的感觉。

“是,武都督陈旬说,京城最近食物不干净,不能怠慢了两万匈奴士兵,让他们吃坏肚子。”

下人无奈道。


“哦?此话怎讲?”

萧文清不解问道。

陆展元忙道:“微臣以为解决反贼的关键是要让承平一带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只要他们没有了疾苦,自然也就没有人要去当反贼了。”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会再发生暴乱之事。”

说到这里。

陆展元却是一顿。

“皇上,臣倒是有个不情之请。”

“陆爱卿请说。”

“臣愿请命,亲自前往承平一带,以身作则,校正法纲,还百姓一个太平世道。”

听到这里,萧文清这才反应过来。

不禁疑惑道:“陆爱卿这是要前去承平?”

陆展元点点头。

他心里十分清楚。

今日一事,自己忤逆了左相的主意,日后就算再怎么解释,只怕也难以说清楚。

如此一来,倒不如自己主动避让。

萧文清没急着回答。

只是向着其他人问道:“诸位爱卿有何意见?”

李兼保持沉默。

反倒是陈旬开了口。

“皇上,臣认为陆大人的提议确有可取之处。而且,以陆大人的才干,若是能亲自前往,自然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陆展元没想到陈旬能站出来帮他说话。

一时间颇有几分感慨。

但碍于两人之前的是是非非,他只是报之以拳的笑了笑。

这时,李兼却是开口道:“皇上,臣也赞同陆大人的看法,这些年来,承平一带屡屡出现暴乱一事,正是说明了这一带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陆大人若是能够带着朝廷的旨意下去,一来也算是对那些地方官一个安慰,证明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们。”

“二来也可以借此机会,监察民情,拨乱反正。”

见李兼如此说道,萧文清问道:“李爱卿也同意此事?”

李兼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皇上。

等待着他的旨意。

萧文清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依照陆爱卿的建议。”

陆展元忙道:“谢皇上恩准。”

……

会审结束后。

陆展元第一时间找到了左相李兼。

“左相,下官刚才所言……”

他正准备解释,却被李兼打断道:“你的提议不错。”

“眼下正如你所说的一样,皇上并不放心郑洲东,他对年赋司的青睐远远高于其他人。”

“而你又与之交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之处。此次你去了承平,一要注意杨万和年赋司这二人的关系。”

“二要趁机下沉下去,用最短的时间做出皇上所要的效果出来。”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陆展元。

“此去任务颇重,但对以后我们布局影响甚大,你一定要多加留意,切不可大意。”

陆展元忙点了点头:“下官必不辜负左相的栽培。”

待陆展元离去,李兼却是坐上了一辆马车。

单独到了城北一个比较僻静的院子。

此地一般很少来往。

李兼下了马车。

悄悄地推门而入。

进去之后,他走到内院。

院中挂着一件黑色衣服晾晒着。

李兼皱了皱眉。

这时,里屋的门却被人推开。

一个戴着面具的男子走了出来。

李兼看着他身上的伤势。

不由有些吃惊。

“你受伤了?”

面具男摇了摇头。

那衣服上的血迹不是他的。

“昨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兼问道。

“就快得手了,可惜又来了一批人。”

“是御林军?”

面具男点了点头。

李兼皱眉道:“眼下你已经引起了怀疑,这几日京城里面可能会有人在搜查你的线索。”

“不过,以你的身手,就算让他们把京城翻个底朝天应该也无什么大碍。”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

“有一件紧急的事情需要你去做。”

面具男只道:“主人请吩咐。”

“去皇宫追查一个人。”

“谁?”

“皇上的妃子,陈旬的女儿,陈若雪。”

见他有些不解,李兼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画卷。

这是兰妃秘密从宫中托人带出来的。

李兼将其递了过去。

交代道:“另外,你再注意一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盯着我女儿?”

“若是发现,立马杀掉。”

……

另一边,萧文清刚回到了寝宫。

工部尚书徐子房已经等候多时。

今日三司会审,他作为工部尚书,无权参加。

但前几日皇上交代的北水南调之事,他经过这些天的调查研究,初步把方案做了出来。

李坤见皇上回来了。

立马过来知会了徐子房一声。

徐子房赶忙走了进来。

却见皇上正坐在那里阅览着今日的奏章。

徐子房不敢轻易打扰,只好站在那里等着。

李坤只好小声地说道:“皇上,徐尚书来了。”

萧文清这才放下笔。

抬起头,笑道:“徐爱卿快快请坐。”

徐子房忙道:“皇上,这是臣拟好的关于北水南调的方案,给您过目。”

萧文清一愣,惊讶道:“这么快就做好了?”

徐子房笑了笑,恭敬道:“眼下旱情仍是不容乐观,臣等不敢怠慢,只愿早日将此事办妥,给百姓一个交代。”

萧文清接过了他手中的那份方案。

仔细地看了看。

不得不说,徐子房此人做事能力的确很强,而且这份方案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

萧文清满意地点了点头。

却是问道:“经费方面,徐尚书可有预算?”

提到这点,徐尚书忙道:“若是按照皇上说的以赈代工,臣与方尚书具体讨论了一番。”

“人工方面自然是可以降低不少,而且眼下这两地的灾民如此众多,只要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届时参与进来的人只怕会越来越多。”

萧文清点头道:“这样一来,人力方面只会大大地增加,这样的成本就能大大降低。”

“所以,臣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物料。”

萧文清一怔:“徐爱卿具体说说。”

徐子房忙拿出了一张地图。

他在地图中间比划了一条线。

解释道:“这北水南调工程,臣初步计算了一下,全程距离大概有一千八百多公里。”

听到这个数字,饶是萧文清也是吃了一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很快。

两人追到了一个胡同。

影子骤然发力,猛然将其拦了下来。

结果,就在他要动手之际。

巷口的另一边,左青身披盔甲,赫然站在了那里。

只听左青大声道:“你要对付的人是我!”

说完,他抽出腰间长刀。

冲了过来。

影子二话没说,身影一转。

却是脚尖踩地,轻轻一借力,赫然朝着左青奔去。

就在两人将将要交手之时,却见到左青突然身子一顿。

停了下来。

然后,他猛地抬头。

一张大网铺天盖地地撒了下来。

饶是再身法如何了得的影子也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招!

但他并没有半点惊慌之色。

反而是很镇定地举起手来。

顿时只见一道寒光亮起。

见状,左青眼神一凛。

他自然知道那刺客手中的匕首有多厉害。

不敢大意,立马又一次招手。

十来号骑着马的御林军出现了路口处。

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一根绳索。

一头已是绑好了圈。

只见他们驱动着身下马匹,径直冲了上来。

一个接一个地将手中的绳圈扔了出去。

如此招式。

愣是让这身法如影子的刺客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被这种东西困住了。

可眼下,他却丝毫无法分心。

然而,就在他苦苦支持的同时,不远处,又出现了一队弓箭手。

左青举起手中长刀。

那一队弓箭手立马搭起了箭羽。

“放!”

左青喊道。

下一秒。

只听到空中传来了无数道破空声。

可怜那武功再是高强的刺客此刻面对这般天罗地网的攻势之下也是再也无法招架住了。

“撒网!千万不要让他逃了!”

左青却是将他的一切动作都看在眼底。

丝毫没有大意。

噗的一声。

终于有一根箭羽射中了那刺客的小腿。

霎时间,那影子一下子倒了下来。

“抓住他!”

“快!千万不要让他跑了!”

左青立马挥手。

身后的御林军立马冲了上去。

团团地将影子制服住了。

……

很快,影子被抓的消息传遍了后宫。

兰妃这边。

大丫鬟如意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

兰妃却是还为刚才屋顶有人刺杀她的事情不解。

眼下看到如意慌慌张张跑来。

顿时心烦道:“这么着急干什么?不知道这个时候很危险吗?”

说完,她又不解地问道:“影子呢?可抓到那刺客?”

如意喘着气道:“主子,不好了。”

“有事快说!”

“那影子……被抓了!”

“什么?”

兰妃一脸吃惊道。

“谁抓的?”

然后,她猛然惊醒过来。

如意忙道:“是……是左青大人。”

“什么?完了!”

兰妃登时脸色大变。

要知道,这左青可是与影子之前交过手的,一旦被他发现了影子就是那晚刺杀张颂之的刺客。

那可就大祸临头了!

她急道:“不行!我得去看看!”

……

另一边,御书房。

司礼监公公李坤走了进来。

萧文清此时正批改着奏折。

听到了脚步声,忙抬起头。

却看到李坤一脸的喜色。

不禁问道:“公公这是因何事如此高兴?”

“难道是承平之乱已平定?”

李坤忙道:“皇上,是左青大人抓住那刺客了!”

“什么?”

“快带朕去看看!”

……

天牢之中。

一间光线昏暗的牢房里。

左青正审问着那刺客:“你可知道我是谁?”

那刺客此时脸上的面具已经被摘下。

尽管如此,左青仍是可以从他的那双眼神之中断定此人就是那晚刺杀张颂之大人的凶手!

可对方倒是个硬骨头。

盘问了这么久,愣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死不开口。

见他如此,左青却笑道:“你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吗?”

说着,他拿起一张纸。

一下子扔到了地上。

“关于你的身份,锦衣卫早就已经查得一清二楚了。”

“五年之前,你从东瀛之国东渡而来,靠着一身的武艺,投靠了当时的北镇王徐海,后面因为北抗匈奴,北镇王惨败,可匈奴王却是赏识你的本领,就将你引入到了王帐之中。”

“大乾五十九年,左相李兼与匈奴王交好,如此一来,你就跟着李兼来到了中原之地。”

“后来也就跟着在这京城住了下来。”

说到这里,左青却是笑了笑。

却是看着对方道:“你当真以为那晚你对张颂之张大人行刺之后,无人能够发现你的踪迹?”

他笑道:“只是我们不想打草惊蛇而已。”

“其实,你的真实名字就叫做浪人才对吧?”

闻言,浪人终于有了一点反应。

他抬起头看了左青一眼。

丝毫没有半点害怕。

相反,眼神之中仍是那种居高临下。

“你们杀不了我。”

他慢慢地说道。

“你真以为左相能保得住你?”

话音刚落,天牢外却是突然传来了吵闹声。

有人在外面大吵大叫。

左青不解地往外看了看。

突然一个跟班跑了进来。

左青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跟班也有犹豫道:“兰妃娘娘来了。”

左青眉头一皱。

这个节骨眼上,若是兰妃过来搅和,他身为下属,自然是不敢反抗的。

他忙道:“先拖着,另外赶紧派人去皇上那里。”

话音刚落。

身后就传来了兰妃的声音。

“是谁这么大胆?敢动我的人?”

兰妃一进来,就带着怒意直直地瞪着左青。

左青忙走上前,道:“回娘娘,此人擅闯皇宫,末将依法将其处置。”

“天牢重地,还望娘娘能够体谅。”

兰妃却道:“你说他擅闯皇宫?”

“那你倒是说说他怎么个擅闯了?”

“或者你要不要也李公公那里问问?昨天是谁放他进来的?”

说到这里,她看着左青。

丝毫不客气道:“你左青现在是不是以为自己当上了锦衣卫副指挥使,就可以随意抓人处置了?”

“他是我召入宫中来的,你现在怀疑他擅闯皇宫,那是不是连我这个主子也需要抓进来审问一下才行?”

左青却道:“还望娘娘息怒,此事并非末将之意,此乃皇上授意,娘娘若有什么需要问的,可以去找皇上。”

兰妃气道:“你以为我不敢是吗?”

话音刚落。

身后却是传来了萧文清的声音。

“是谁要找朕评理?”


6

杨万吃了败仗,这事还未传开。

赶来的陈旬听闻了此事,也是十分吃惊。

这个消息,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要知道,萧文清这边才开始将兵权下发。

可谁能想到,就闹出了一场败仗。

虽然损失不大,可这事落到那些有心之人口中。

会怎么想?怎么猜测?

陈旬为官多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忙道:“皇上,眼下正是大乾紧张之时。”

“若此事让李党那帮人知道,必会在其中大做文章。”

“势必会影响到内外局势。”

萧文清点点头。

“必须得快点把这承平之乱早点平定。”

“应该派谁去?”

陈旬立刻请命。

“皇上,老臣虽不算骁勇善战。”

“可若带兵上前线,倒是能给将士们增长信心。”

“老臣愿请命出战!”

面对陈旬如此的慷慨之情。

萧文清有些左右为难。

陈若雪道:“皇上,臣妾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

“皇上难道忘了?这朝中还有年赋司将军。”

这么一说,萧文清这才想起来从匈奴回来的年赋司。

“对对对,朕怎么把他给忘记了。”

年赋司连那匈奴都敢去。

区区反贼,自然是不在话下。

萧文清连忙吩咐李坤,快快召年赋司进宫。

……

年府。

年赋司刚到家,门外就有人来拜见。

却是吏部尚书陆展元提着几壶上好的美酒。

年赋司笑道:“陆兄消息果然灵通,年某前脚到家,兄长后脚就过来了。”

陆展元笑了笑:“这说明我跟年老弟缘分不浅。”

他晃了晃手中的食盒。

年赋司立马就闻到了一阵香味。

不用说,这定是出自陆府的厨子所做的好菜。

在吃喝上面,年赋司那是十分羡慕陆展元的。

毫不夸张的说,就连皇宫里的御厨也也做不出这等的佳肴。

陆展元亲手将食盒打开。

一一将做好的饭菜取了出来。

刚好是三菜一汤。

鸡鸭鱼肉样样没少。

年赋司连连拱手感谢道:“真是有劳陆兄如此费心了。”

陆展元却是毫不在意。

“年老弟说这话,可是把我俩之间的关系弄生分了。”

“别人我不管,今天年老弟从匈奴归来,这接风酒我必须要好好款待。”

年赋司心中甚是感动。

要知道,此去匈奴,他可是抱着回不来的决心。

“感谢陆兄盛情款待。”

毕竟是军中男儿,年赋司也懒得多说什么。

当下端起酒壶,倒了两杯。

二话没说拿起一杯。

一饮而尽。

陆展元也亳不推拖地端起另一杯酒。

一口喝了下去。

接着又对饮了几杯。

酒过三巡。

陆展元开口道:“陆兄此次从匈奴凯旋归来。”

“扬我大乾国威,届时皇上必有重赏。”

“陆兄此话差矣,我年赋司可不是为了立功。”

陆展元笑了笑:“陆兄糊涂,若不立功,何来功勋?”

“没有功勋,又哪来军中威望?”

“年老弟在军中生活惯了,自然是不明白这朝堂为官之道。”

年赋司的确是不喜这些。

忙道:“男儿立志四方,若皇上肯让我带兵杀敌,做不做官,我都不在乎。”

陆展元笑了笑。

“年老弟可知道近日军中急报?”

年赋司一愣,他刚刚才回来,自然是不知道这些。

陆展元降低声音道:“杨万在承平平乱吃了败仗。”

“当真?”

年赋司无比震惊。

杨万将军带兵的能力,他最是清楚。

“皇上当日不顾左相阻拦,将兵符一分为四,再分十六,听上去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真到了领兵之际,却又没有给足人马。”

“年老弟可知此次平乱,杨万将军带了多少人马出征?”

他伸出两根手指头。

“两千人?”

陆展元点了点头。

又道:“陆老弟可知那陈旬陈都尉手下有多少人马?”

年赋司摇了摇头。

“两万五千人。”

说到这,陆展元笑了笑。

“皇上明面上是将兵权给了诸位将军,可放权不放人,实际上却是消减了大量的人马。”

“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要为了增加京城兵力。”

“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掌控各路兵马。”

陆展元浅饮了一口酒。

却是笑道:“这都是皇上的好计谋啊。”

年赋司这下算是明白了。

“陆兄应该是多虑了,皇上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主意。”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管照做就是了。”

陆展元却是摇头道:“若我没有猜错的话。”

“过不了多久,皇上就来唤你进宫,接替杨万平定承平之乱。”

话音刚落。

管家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少主,李坤李公公求见。”

……

皇宫。

御书房。

陈若雪看着那幅大乾地图,沉思道。

“皇上,待年将军来了之后,只需让他记得两件事情。”

“第一,内乱之事不能急于猛攻!”

“承平之乱已久,就算此次能够镇压下去。”

“可等风头一过,又会冒出来。”

“年将军此去,必须做到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萧文清有些疑惑。

“那朕应该让年赋司如何做?”

“这就是年将军第二件需要记住的事情。”

陈若雪顿了顿。

“年将军第一战,必须得败!”

“败?”

萧文清十分不解。

“为何要败?”

陈若雪解释道:“皇上觉得年赋司和杨万将军,谁的资历最老?”

“自然是杨万将军。”

“年赋司年少有为,自是不凡,可军中威望比起那帮老将。”

“还是差了一点。”

陈若雪点了点头。

接着说道:“正是如此,若此时年将军领兵平乱。”

“一举拿下自然是能助其威风。”

“可这事落到了杨万将军眼中,又会如何想?”

萧文清反应过来。

眼下他需要这些军中老将的支持。

可若是年赋司一直常胜下去。

对那些老将军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警告?

“可年赋司若是也败了。”

“对军中的士气可是打击不小。”

陈若雪道:“皇上难道不相信年将军的能力?”

萧文清看了看她,笑道:“看来的确是朕过于紧张了。”

“那就依照你的主意办。”


50

徐子房继续道:“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按照臣的初步设定,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

他用手指了指这南槐至启东省,“这一带地势比较平缓,而且土壤湿润,挖起来也比较快捷。”

“所以微臣考虑此地大约三到五个月,应该就能完工。”

他接着道:“启东省至闽河县,则是第二个部分,相对南槐至启东段,这一段地势相对比较险峻,而且土壤因为地质影响,越往地下就越难挖。”

“所以臣觉得此处乃是整个工程最为困难的地方,工期预估可能需要半年以上甚至一年左右的时间。”

听了他这么说,萧文清皱起了眉头。

“你继续说。”

徐子房接着道:“第三部分就是北擎到闽河县这一段,由于天然的地理位置,这一段可以充分地利用那些已经有的河流干道,只要从中再开垦出一条水路来即可。”

萧文清问道:“那样子算,整个工程的工期大概需要多久时间?”

徐子房不敢怠慢。

仔细地想了想,才道:“若是三个路段全线开工的话,只要中途一切顺利,最多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修建出来。”

“只是……”

萧文清赶忙问道:“只是什么?”

“徐尚书心中若有什么顾虑,尽管说出来,朕自会想办法解决。”

徐子房却道:“这修筑水利,需要大量的石料,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船只才能运输这些石料。”

“但臣这边目前仅有不到十艘船只,而且这十艘的运货量远远不足,若是真等到工程开工,根本就无法满足。”

萧文清却道:“兵部不是还有二十来艘军船吗?如今海上一片太平,也不需要这些,与其放在那里,不如拿来用一用。”

徐子房却是苦笑道:“臣也是这个主意,可兵部尚书袁术需要皇上的旨意才愿将这些船只借给工部使用。”

闻言,萧文清皱了皱眉。

这袁术乃是李兼一手提拔上来的。

自然是站在左相那边的。

“此事朕已知晓,待明日早朝上朕会说这个事情,徐爱卿这几日为此事忙碌了不少,今日就先回去好好休息。”

……

徐子房走了之后。

萧文清起身来到了萧元殿。

陈若雪正对着一张地图比划。

萧文清走近一看,登时一愣。

这图上所画的,正是刚才徐子房给他讲的北水南调工程。

“爱妃这是……”

陈若雪一时看得有些入迷。

没注意到皇上进来了。

此时冒然听到了他的声音,忙惊慌地转过身来。

行礼道:“请皇上恕罪,臣妾未能……”

萧文清却是笑了笑:“爱妃何必如此多礼?”

他凑近了一点。

这才看清楚了这地图上写的那些字。

又是吃了一惊。

这上面所记载的几乎与徐子房刚才所说的一模一样。

“爱妃,你这是从何而来的?”

陈若雪笑了笑。

“这是臣妾自己推算的关于北水南调的工程设计方案。”

说到这里,她的脸微微一红。

看样子似乎是对自己所写的这个计划还不太满意。

萧文清却道:“刚才徐子房过来了。”

陈若雪闻言一怔。

忙问道:“他可拟好了工程方案?”

萧文清故作神秘地点了点头。

然后道:“他和爱妃的想法一样。”

陈若雪一惊:“真的?”

萧文清点了点头。

便将刚才与徐子房的对话说了出来。

陈若雪听了之后。

看着地图细细地想了想。

很显然,眼下这个方案是没有问题的。

可具体要实施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人工只是一方面。

更多的则是协调。

没有对应的精良装备支撑,只会严重地将工程往后拖延。

这自然是朝廷不愿看到的事情。

工期一旦拖长,就意味着费用就会增加。

想了半天,陈若雪才开口。

“徐尚书所提到的用船只搬运石块倒是可行。只是应用起来比较繁琐,臣妾倒是有一个不错的办法。”

萧文清眼前一亮。

忙道:“爱妃请讲。”

陈若雪道:“皇上请看,现在这个工程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同时开工自然是能够大大增加速度。”

“只是如果全部运作起来,后续的物料根本无法跟上。”

“所以臣妾觉得,可以同时开工,但要分步骤实施具体事项。”

她解释道:“当下如果可以把那些灾民全都集合起来的话,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人体。”

“那么这一部分人就开始先进行河道的开挖。其次,按照运输条件优异程度,分先后顺序将所需物料分别送到各个地方。”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物料运输时长,也能更好地发挥人力上的优势。”

萧文清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赞叹道:“爱妃果真是智勇双全。”

陈若雪却是笑道:“皇上过奖了。”

……

许州省,承平。

大军中帐。

杨万将军略感疲惫地靠在椅子上。

这些天以来的作战,比起他之前征战沙场的几十年戎马生涯,说不出来的疲惫。

一来是这里的地势十分复杂,崇山峻岭,山高林密,莫说几百人,就是上千人往里面一藏,也是不容易被发现。

二来则是这粮草补给问题。

承平县压根就已经没有粮食可调。

上报给许州省,得到的消息却是要将此事上报给京城,需要户部批准了,由上面拨粮下来。

一句话,就是也没有粮食可调。

为了这事,杨万发了好几次脾气。

他打了这么久的仗,就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冤屈的仗。

见他生着闷气,年赋司却是忙安慰道:“杨老将军莫再动怒,粮食问题待皇上收到了奏折,自会安排人过来解决。”

“眼下我们大军最棘手的还是一个问题,找不到这群反贼的窝点在哪里?”

说起这事,杨万也是十分的不解。

他站起身来,走到那张比较简略的草图上。

“这些日来,我已派了几队斥候出去,可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这山上根本就没有可以藏人之处。”

“年老弟可有解决之道?”

年赋司笑了笑:“比起兵法,末将自然是比不过老将军的。”

“既然他们不肯出来,那末将就主动出击,找到他们的藏身之所,一举消灭他们!”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