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文清无的现代都市小说《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全文萧文清无》,由网络作家“萧文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6杨万吃了败仗,这事还未传开。赶来的陈旬听闻了此事,也是十分吃惊。这个消息,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要知道,萧文清这边才开始将兵权下发。可谁能想到,就闹出了一场败仗。虽然损失不大,可这事落到那些有心之人口中。会怎么想?怎么猜测?陈旬为官多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忙道:“皇上,眼下正是大乾紧张之时。”“若此事让李党那帮人知道,必会在其中大做文章。”“势必会影响到内外局势。”萧文清点点头。“必须得快点把这承平之乱早点平定。”“应该派谁去?”陈旬立刻请命。“皇上,老臣虽不算骁勇善战。”“可若带兵上前线,倒是能给将士们增长信心。”“老臣愿请命出战!”面对陈旬如此的慷慨之情。萧文清有些左右为难。陈若雪道:“皇上,臣妾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谁?”“...
《大乾暴君,从圈养敌军开始全文萧文清无》精彩片段
6
杨万吃了败仗,这事还未传开。
赶来的陈旬听闻了此事,也是十分吃惊。
这个消息,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要知道,萧文清这边才开始将兵权下发。
可谁能想到,就闹出了一场败仗。
虽然损失不大,可这事落到那些有心之人口中。
会怎么想?怎么猜测?
陈旬为官多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忙道:“皇上,眼下正是大乾紧张之时。”
“若此事让李党那帮人知道,必会在其中大做文章。”
“势必会影响到内外局势。”
萧文清点点头。
“必须得快点把这承平之乱早点平定。”
“应该派谁去?”
陈旬立刻请命。
“皇上,老臣虽不算骁勇善战。”
“可若带兵上前线,倒是能给将士们增长信心。”
“老臣愿请命出战!”
面对陈旬如此的慷慨之情。
萧文清有些左右为难。
陈若雪道:“皇上,臣妾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谁?”
“皇上难道忘了?这朝中还有年赋司将军。”
这么一说,萧文清这才想起来从匈奴回来的年赋司。
“对对对,朕怎么把他给忘记了。”
年赋司连那匈奴都敢去。
区区反贼,自然是不在话下。
萧文清连忙吩咐李坤,快快召年赋司进宫。
……
年府。
年赋司刚到家,门外就有人来拜见。
却是吏部尚书陆展元提着几壶上好的美酒。
年赋司笑道:“陆兄消息果然灵通,年某前脚到家,兄长后脚就过来了。”
陆展元笑了笑:“这说明我跟年老弟缘分不浅。”
他晃了晃手中的食盒。
年赋司立马就闻到了一阵香味。
不用说,这定是出自陆府的厨子所做的好菜。
在吃喝上面,年赋司那是十分羡慕陆展元的。
毫不夸张的说,就连皇宫里的御厨也也做不出这等的佳肴。
陆展元亲手将食盒打开。
一一将做好的饭菜取了出来。
刚好是三菜一汤。
鸡鸭鱼肉样样没少。
年赋司连连拱手感谢道:“真是有劳陆兄如此费心了。”
陆展元却是毫不在意。
“年老弟说这话,可是把我俩之间的关系弄生分了。”
“别人我不管,今天年老弟从匈奴归来,这接风酒我必须要好好款待。”
年赋司心中甚是感动。
要知道,此去匈奴,他可是抱着回不来的决心。
“感谢陆兄盛情款待。”
毕竟是军中男儿,年赋司也懒得多说什么。
当下端起酒壶,倒了两杯。
二话没说拿起一杯。
一饮而尽。
陆展元也亳不推拖地端起另一杯酒。
一口喝了下去。
接着又对饮了几杯。
酒过三巡。
陆展元开口道:“陆兄此次从匈奴凯旋归来。”
“扬我大乾国威,届时皇上必有重赏。”
“陆兄此话差矣,我年赋司可不是为了立功。”
陆展元笑了笑:“陆兄糊涂,若不立功,何来功勋?”
“没有功勋,又哪来军中威望?”
“年老弟在军中生活惯了,自然是不明白这朝堂为官之道。”
年赋司的确是不喜这些。
忙道:“男儿立志四方,若皇上肯让我带兵杀敌,做不做官,我都不在乎。”
陆展元笑了笑。
“年老弟可知道近日军中急报?”
年赋司一愣,他刚刚才回来,自然是不知道这些。
陆展元降低声音道:“杨万在承平平乱吃了败仗。”
“当真?”
年赋司无比震惊。
杨万将军带兵的能力,他最是清楚。
“皇上当日不顾左相阻拦,将兵符一分为四,再分十六,听上去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真到了领兵之际,却又没有给足人马。”
“年老弟可知此次平乱,杨万将军带了多少人马出征?”
他伸出两根手指头。
“两千人?”
陆展元点了点头。
又道:“陆老弟可知那陈旬陈都尉手下有多少人马?”
年赋司摇了摇头。
“两万五千人。”
说到这,陆展元笑了笑。
“皇上明面上是将兵权给了诸位将军,可放权不放人,实际上却是消减了大量的人马。”
“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要为了增加京城兵力。”
“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掌控各路兵马。”
陆展元浅饮了一口酒。
却是笑道:“这都是皇上的好计谋啊。”
年赋司这下算是明白了。
“陆兄应该是多虑了,皇上这么做,自然是有他的主意。”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管照做就是了。”
陆展元却是摇头道:“若我没有猜错的话。”
“过不了多久,皇上就来唤你进宫,接替杨万平定承平之乱。”
话音刚落。
管家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少主,李坤李公公求见。”
……
皇宫。
御书房。
陈若雪看着那幅大乾地图,沉思道。
“皇上,待年将军来了之后,只需让他记得两件事情。”
“第一,内乱之事不能急于猛攻!”
“承平之乱已久,就算此次能够镇压下去。”
“可等风头一过,又会冒出来。”
“年将军此去,必须做到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萧文清有些疑惑。
“那朕应该让年赋司如何做?”
“这就是年将军第二件需要记住的事情。”
陈若雪顿了顿。
“年将军第一战,必须得败!”
“败?”
萧文清十分不解。
“为何要败?”
陈若雪解释道:“皇上觉得年赋司和杨万将军,谁的资历最老?”
“自然是杨万将军。”
“年赋司年少有为,自是不凡,可军中威望比起那帮老将。”
“还是差了一点。”
陈若雪点了点头。
接着说道:“正是如此,若此时年将军领兵平乱。”
“一举拿下自然是能助其威风。”
“可这事落到了杨万将军眼中,又会如何想?”
萧文清反应过来。
眼下他需要这些军中老将的支持。
可若是年赋司一直常胜下去。
对那些老将军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警告?
“可年赋司若是也败了。”
“对军中的士气可是打击不小。”
陈若雪道:“皇上难道不相信年将军的能力?”
萧文清看了看她,笑道:“看来的确是朕过于紧张了。”
“那就依照你的主意办。”
33
天牢。
听说了消息而赶来的萧文清刚至门口,便听到了里面兰妃的声音。
那些话一字不差全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徐徐地走了进来。
谁也不看,谁也不瞧。
愣是将兰妃和左青等人都晾在了一边。
而众人见到了皇上。
有的惊有的喜。
萧文清看了看那个绑在那里的刺客。
却是问道:“你就是那晚刺杀张颂之的刺客?”
此言一出。
兰妃却是大惊失色。
忙奔到前面,解释道:“皇上,他不是什么刺客,他是臣妾召来的贴身侍卫。”
萧文清皱了皱眉。
“贴身侍卫?”
兰妃早有准备:“自从那日打猎归来,臣妾就一直担心,所以才让阿爹打听了一番。”
萧文清看着她:“所以此事左相也知道?”
兰妃并没有对此细想。
只道:“阿爹他担心臣妾,所以才……”
萧文清笑道:“难道左相对整个后宫的守卫也不放心?”
听到这,兰妃才方知自己说错了话。
可再想解释的时候,萧文清却没有再给她说话的机会了。
“此乃天牢重地,爱妃还是少在此地逗留太久,若是被外人知道,非但对你有影响,恐怕到时候若有无心之人参上一本,对左相大人也会有影响。”
说完,他也不等兰妃回答。
径直道:“来人啊,送兰妃回宫。”
“皇上,我……”
兰妃还想再解释,却见萧文清挥了挥手。
无奈之下,只得跟着人退下了。
解决掉兰妃这个麻烦之后,萧文清才转过头来。
再次打量了下那个刺客。
萧文清对左青问道:“他可认罪?”
左青摇了摇头。
“皇上,这人嘴硬得很,到现在也没交代出什么来。”
闻言,萧文清笑了笑。
却是走了上去。
左青忙道:“皇上,小心!”
萧文清却是笑道:“无妨,不过只是一个浪人而已,还伤不到朕。”
他走到那刺客的跟前,迎着对方的眼神道:“你可知道我是谁?”
刺客毫无反应。
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萧文清道:“不知道也没有关系,朕知道你是左相的人,你即便不说,朕都一清二楚。”
“在大乾,通倭可是死罪。”
他盯着这个刺客。
“你以为你现在什么都不说,朕就拿左相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说到这里,他突然露出了一丝冷意。
“来人,叫左相李兼来天牢见朕!”
身后马上有一个小太监跑了出去。
“你就好好地看着吧,看看那个你一心一意保护的主子是怎么将你抛弃的!”
很快,不到一个时辰。
李兼就急急地赶了过来。
一到天牢,他就知道今日皇上突然叫他来此,恐怕有些不对劲。
来的路上李兼就把事情细细地想了一遍。
而兰妃的信也在半路中送到了他的手上。
信的内容很简单。
只有五个字。
影子被抓了。
但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就是晴天霹雳一般。
饶是再怎么沉得住气的李兼这下也是如鲠在喉。
一时竟是不知如何是好。
要知道,通倭那可是杀头之罪。
“皇上,臣一接到皇上的旨意就赶了过来,不知皇上叫臣来此,可是为何?”
即便心中如何震惊,但到了皇上跟前,李兼仍是不卑不亢的说道。
一点也看不出有半点惊慌。
萧文清见状,倒也没有急于说破。
回道:“左相可知今日皇宫之中出了一个刺客?”
李兼惊讶道:“刺客?”
“皇上可无大碍?那刺客可被抓住?”
萧文清这才指了指那边。
说道:“左相可认识此人?”
李兼倒是一脸镇定地看了过来。
待看清了那刺客的脸后。
忙跪下道:“皇上,臣知罪。”
萧文清闻言,却是笑道:“左相这是干什么?”
李兼仍是跪着:“皇上,此人乃是臣推荐入宫,给兰妃当贴身侍卫的。”
“臣万万没有想到此人心术不正,臣一时糊涂,差点酿成了大错,还望皇上成全,臣甘愿受罚。”
李兼请罪道。
萧文清见状,却是扶起了他。
忙道:“朕自然是知道左相的一片赤诚之心的,既然此事左相已然知道了。”
“那这样吧,这件事情不如就交给左相去处理。”
李兼忙感谢道:“臣多谢皇上的成全。”
萧文清却道:“不过,关于此人的身份,朕倒是有一件事情需要确定一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
直视着李兼的眼睛:“左相可知道此人乃是浪人?”
李兼扑通一下,再次跪倒在地。
“皇上,就算是借老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欺瞒。”
萧文清见状,只道:“既然如此,那这个人就交给左相去处置吧,对了,最好是一举将他的余党一并消灭掉。”
“三天可够?”
他问道。
李兼立马回道:“三日之内,臣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给陛下一个交代。”
……
从天牢回到了御书房。
陈若雪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萧文清一进来,她就迎了上去。
忙问道:“皇上,可召见了左相?”
萧文清忙点头道:“一切都是按照爱妃的办法。”
“那李兼一进来,便是跪地认错。”
陈若雪道:“这样一来,也算是给左相提了个醒,若是他再敢这样,那时也就别怪陛下不念往日恩情了。”
听到这里,萧文清却是纳闷道:“爱妃为何不要朕借此机会一举将左相拿下?”
陈若雪摇头道:“皇上,眼下还不是时候。”
“承平之乱还未平定,而且南槐大旱仍在持续,如此内忧外患之际,陛下若是在此时动手,必将引来朝野上下一片震动。”
“那时,可就不光光只是京城会乱,北方那些跟左相交往较深的将士必然也会蠢蠢蠕动。”
萧文清这才慢慢地醒悟过来。
“所以爱妃是觉得眼下我们要等?”
陈若雪点了点头:“至少要等到左相把之前贪进去的钱两都给吐出来才行。”
萧文清却是不解道:“爱妃此话怎讲?”
陈若雪解释道:“皇上可知道这朝廷百官,有多少人跟左相有瓜葛?”
“张颂之一案,看上去只是一个伯阳县的粮款案子,可实际上却是国库银两贪污的事情。”
“说到底,皇上若想推行北水南调这个工程,就必须不能让左相倒下去!”
14
说时迟,那时快。
这只野猪体型有些惊人,目测三四百斤左右。
这样的庞然大物,饶是那三名身经百战的武士也是吃了一惊。
但手下动作丝毫没有落下。
长枪、羽箭纷纷射出。
只听到那野猪发出一声惨叫哀嚎。
发了疯般的冲撞过来。
“不好!”
陈若雪猛地喊道。
却是来不及了。
她拼尽全力,将兰妃推开。
自己却是受到了野猪的冲击。
砰的一下。
她被撞倒在地。
晕了过去。
这时,另有一队人马赶了过来。
一张大网从天而降。
将那只野猪彻底擒住了。
萧文清闻讯赶来。
他看到沉睡不醒的陈若雪。
沉声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兰妃走上前,她也受了点轻伤。
“皇上,刚才雪妃妹妹为了救我,所以才……”
“为什么林场会出现一只这么大的野猪?”
萧文清质问道。
负责林场的卫队长立马站了出来。
解释道:“皇上,这件事实在是有些蹊跷。”
“还望皇上能够给末将一点时间?”
萧文清看了看他。
只道:“朕只给你两天时间。”
“两天之后,必须给朕一个交代。”
……
回到皇宫之后。
李坤立马叫来了宫中的御医傅太医。
经过一番诊断后,傅太医道:“皇上,雪妃娘娘福大命大。”
“若是那伤势再偏移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眼下只要让雪妃娘娘多多休息,很快就能恢复。”
萧文清忙道:“那她多久能够清醒过来?”
傅太医道:“皇上莫要惊慌,依微臣之见,雪妃娘娘已无大碍,只是受到了一点惊吓,大概两个时辰之内就能清醒过来。”
听到这话,萧文清这才松了口气。
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放松了一点。
“送傅太医回去吧。”
他对李坤道。
待傅太医走后,寝宫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
一个时辰过后。
陈若雪慢慢地睁开了眼。
守在一旁一直未曾离开的萧文清见状。
大喜道:“爱妃,你总算醒了。”
陈若雪似乎还没缓过神来。
“陛下,您这是……”
萧文清愣了愣。
这才发现自己的举动有些过于激动。
忙解释道:“爱妃,你可知道朕听到你被野猪所伤之时,朕心中是有多么心急?”
陈若雪逐渐地清醒了过来。
她皱着眉头想了想。
只道:“皇上,臣妾当时也害怕极了。”
萧文清见状,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爱妃觉得这件事会不会是有人谋划?”
陈若雪并没急着回答。
毕竟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兰妃一手推动的。
于情于理,第一个要怀疑的自然是兰妃。
而且,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
从目前整个朝堂的形势来看。
兰妃若是要对她下手。
这次狩猎是最好的机会。
可话又说回来了。
当时若自己没有去推开兰妃的话。
那受伤的必然会是兰妃。
这样一来,倒是让陈如雪有些犹豫。
“陛下怎么看?”
她问道。
萧文清看了看她。
说道:“朕看不出什么问题。”
正因为看不出什么问题,他才愈发觉得此事不简单。
“可朕就是觉得此事略有蹊跷。”
陈若雪却道:“陛下可知臣妾为何孤身一人追到了那里?”
萧文清十分不解地看着她。
“臣妾追过去,是因为射中了一只野鹿。”
“可当臣妾追上后,却意外遇到了兰妃他们。”
“后来才出现了那只受惊的野猪。”
萧文清愣了愣,却是发现了关键点。
“你是说那是一只受了惊吓的野猪?”
陈若雪点点头。
说道:“只有后面有人在追赶它,这只野猪才会跑。”
“所以这幕后必定有人从中作梗。”
“至于是敌是友,臣妾还不能妄自下定论。”
萧文清纳闷道:“爱妃何出此言?”
陈若雪解释道:“当时那只野猪是朝着兰妃冲过去的。”
……
另一边。
兰妃在宫殿之中大发雷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密谋已久的事情会被人破坏掉。
要知道,她等了这个机会这么久。
就差那么一点就要成功了。
如果没有那只该死的野猪出现。
如今打草惊蛇,雪妃受了惊吓不说,皇上必然也会彻查此事。
以后她怕是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时机了。
“传信给陆展元,今日之事,一定要给本宫查出来!”
“本宫倒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更让她感到气愤的是,若今日没有雪妃挺身而出。
那被撞倒的必然就是她了。
想到这里,兰妃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难道有人想在背后加罪于我?”
她细细回想了一遍。
今日之事,除了陆展元外,再无第二人知道。
“快,唤陆展元进宫见我。”
夜深人静。
陆展元乔装打扮,进了宫。
一见兰妃,他就知道今日之事恐怕失了手。
忙上前问道:“娘娘这是……”
兰妃微怒道:“陆尚书,可还记得我父亲临走时是怎么交代的?”
陆展元忙道:“全权听从娘娘的吩咐。”
兰妃却是瞪了他一眼。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对本宫隐瞒?”
“你可知本宫今日差点就回不来了。”
陆展元如临大敌,忙解释道:“望娘娘息怒,就算给陆某一万个胆子,也是不敢丝毫对娘娘有所隐瞒。”
“谅你也不敢。”
兰妃见状,消了几分火气。
“那你倒是说说今日林园之事,你有没有跟人提起过?”
“就算借陆某一万个脑袋,也是不敢将此事外传。”
“可为何有人欲对本宫下手?”
陆展元闻言,也是一惊。
要知道,京城之中为官者大多数都是站在左相这边的。
真正敢与李兼为敌的,也就是那几个冥顽不灵的老臣罢了。
他不解问道:“娘娘可否将今日林场一事再细细说来听听。”
兰妃便将下午所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陆展元听完之后。
却是皱起了眉头。
“那只野猪是受了惊吓冲进来的。”
“也就是说应该是有人故意为之。”
经陆展元这么一提醒,兰妃这才发现了这个关键点。
“陆尚书,此事交给你去办理,必须要给本宫差查个明白。”
“本宫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昏君,你,你……”
陈旬手指颤抖的指着萧文清。
浑身不断哆嗦。
硬是被气得一局完整的话都说不出。
“大胆!陈旬,你还敢咒骂陛下!”
李兼立即一声怒斥。
“无妨!既然驻军一事商量好了,这位匈奴使者,就劳烦你尽快让兵入城吧。”
“到时朕也好给他们安排一块风水宝地。”
萧文清心中冷笑。
没错,就是风水宝地!
可一定要习惯啊。
但他的言外之意,却没人听懂。
匈奴使者大喜:“乾帝,你会是我们匈奴最好的朋友!我这就去了!”
居然还让他们尽快入城。
这夏国皇帝,真够谄媚的。
说着,赶忙转身走出了大殿。
也懒得再提陈旬的事。
“国事谈完了,再谈家事吧。”
萧文清目光落到陈旬身上。
“昏君!你要杀便杀,要罚便罚吧!悉听尊便!”
陈旬好不容易缓了过来。
神色中一片震怒。
浑然不惧。
“陛下,匈奴使者虽然走了,但陈旬不得不处置!当押入天牢,择日问斩!”
李兼立即道。
他巴不得立刻弄死陈旬。
“问斩?朕何时说过要杀他?”
萧文清淡淡的瞥了李兼一眼。
李兼脸色一变。
这小皇帝又反悔了?
“陛下,可匈奴那边?”
他准备再次拿出匈奴来压萧文清。
“交代,自然是需要给个交代。”
“陈旬有所失职,丞相不可再当,就在京城外做一个五军都督吧,负责京城安保。”
萧文清一口决断。
武都督?
李兼嘴角扯了扯。
有点想笑。
好一个武都督。
五品小官。
说白了,不就是管辖京城的一个城防小卒?
“陛下英明!“
李兼当即附和。
他对陈旬的忌惮,来源于其处的位置。
就算如今陈旬权势远不如他。
可终究是一个右丞相。
想要积累权势,太容易了。
可如果成为了一个五品小官。
一个城防小卒。
当然不需要再怕他。
何况,这也很有意思不是吗?
让一个丞相去做五品小卒。
不比杀了他还难受?
陈旬瞪着双眼。
再次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只能勉强扶着大殿中的龙柱,才能站着。
羞辱他!
这昏君是在羞辱他啊!
“陛下!臣不做!”
陈旬用尽全身力气拒绝。
但不等萧文清开口。
李兼就道:“这可是陛下的封赏!饶你一条命还不知好歹?”
“你这个奸臣!你早晚会有报应的!”
陈旬怒发冲冠。
愤恨的瞪着李兼。
“够了!就先退朝吧,比大人身体不好,先让他再次歇歇。”
萧文清打断了二人的争辩。
随着百官退走。
李兼长袖一甩,走在百官前列。
萧文清这才走下龙阶。
来到陈旬身边。
“陛下放心,老臣脏不了这大殿,立刻就走!”
陈旬愤恨的哼了一声,转过头去。
勉强扶着柱子,步履蹒跚的朝外走去。
“且慢。”
“陛下还打算如何羞辱老臣?”
陈旬冷冷回过头。
“陈都督,到时匈奴两万兵来,还需你来作安排。”
陈旬气得牙齿一阵作响:“老臣有恙,陛下还是自行安排吧!这人,老臣丢不起!”
“朕没怎么出过宫,对宫外不熟悉,还是比大人来吧,给他们安排。”
“最好,安排一个地广人稀的地方,毕竟他们人多。”
“周边最好无人,毕竟我大乾百姓,应该不愿意看到这些异族。”
萧文清若有深意的道。
什么?
陈旬顿住了。
震惊的看着萧文清。
这话是什么意思?
地广人稀?
周边无人。
陈旬脑海里呈现一幅画面。
四面环视,荒无人烟,两万驻军,日夜煎熬……
想想这画面,何等苦寒啊!
“陛下,你的意思是?!”
陈旬再次换回称呼。
激动无比的看着萧文清。
两万驻军若是安排在这么一个地方。
还是在京城,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
还里应外合?
到时简直是关门打狗啊!
“朕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提个建议,主要还是比大人来安排,毕竟比大人可是武都督。”
“这些安排,也应该是由比大人来管。”
萧文清笑了笑。
这些事情,他不能介入其中。
否则就算是和匈奴撕破脸了。
但让一个武都督来处理。
合情合理。
他身为一个皇帝,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管一个武都督的事情。
这也同样合理。
“哈哈哈!”
“陛下放心,老臣很喜欢武都督这个职位!”
“一定会给那两万匈奴兵安排得明明白白!”
陈旬大笑。
原来误会陛下了。
陛下竟然早已经考虑好了。
这一刻,他太喜欢武都督这个职位了。
“朕接下来会很忙,有什么事情,比大人就自行去处理吧。”
“老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
十天的时间。
匈奴两万士兵早已悉数入城。
李兼心中说不出的惬意。
按照和匈奴之间的盟约,让这两万精兵在京城内养精蓄锐。
迟则两年,快则一年。
匈奴就会里应外合,挥军直入,直取皇城。
到时,他们会把南方最富饶的十城赏赐给自己。
自己也能就此登基了。
他的皇帝梦,要成了!
“匈奴那两万精兵,可安置妥当了?”
李兼对下人问道。
下人脸色有些古怪。
“安排是安排妥当了。”
“就是。”
“有话直说。”
下人讪讪道:“就是被安排的地方,四面都是荒山,那两万匈奴兵,怨言颇多啊。”
李兼楞了一下。
但也没多想。
毕竟是两万人。
人数众多。
能给他们安排什么地方?
“无妨,让他们适应适应便好了。”
“丞相,小的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下人犹豫道:“地方倒是其次,那两万匈奴兵的干粮好像快没了,朝廷不肯放食,他们都在吃草根树皮了。”
“你说什么?吃草根树皮?”
“朝廷不肯放食,你不知道送饭吗?”
“莫非我偌大的丞相府,这点花销都没有?”
李兼不满。
养两万士兵,的确有点辛苦。
但这点钱他还是有的。
下人苦笑:“送不进去了,前几日还让送,但在第三天就不让了。”
“送不进去了?”
李兼盯着他。
不知为何,心头有种不妙的感觉。
“是,武都督陈旬说,京城最近食物不干净,不能怠慢了两万匈奴士兵,让他们吃坏肚子。”
下人无奈道。
大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大乾的小皇帝让你前来,难道就不曾想过,你还能否重回大乾?”
年覆司眸子向四周扫视一圈,眸底暗光微闪。
将目光再度落在匈奴王身上,声音沉沉。
“陛下命吾等前来送礼,也是一片好意,还请王上收下此礼。”
说罢,向身旁士兵示意了一下。
士兵得意,当即捧着匣子,抬脚,向匈奴王的方向走了过去。
涌进大殿的士兵见状,眸中神色一冷,当即便向那士兵涌去。
却在下一秒,被匈奴王阻拦。
士兵在靠近匈奴王处停下脚步,将手中木匣再度举起。
“请匈奴王上,收下吾皇之礼。”
匈奴王看了士兵少时,忽地一声冷哼,向身旁之人示意了一下。
身旁之人意会,上前将士兵手中木匣接过。
匈奴王看了那木匣一眼,抬手打开。
却在下一秒,瞳孔骤然一缩,而后猛然抬手,将木匣打翻在地!
随着他的动作,一颗头颅咕噜噜自木匣中滚了出来。
那头颅不是别人的,正是前去大乾的匈奴使者的。
“年覆司!你找死!”
匈奴王大怒,直接拔出大刀指向年覆司。
年覆司看着匈奴王,面上却照旧冷然一片。
“吾皇还有句话让在下带给王上。”
“卑者可杀,佞者可亡。奸者可死,欺者可屠。”
“匈奴王即为一族之王,一思一念,皆可成定数。”
“我等素来宽和为重,若王上于练兵尚有所需,我等必当全力配合。”
听着年覆司所说,匈奴王胸膛控制不住的剧烈起伏。
年覆司却说罢,淡淡向他行了一礼。
“礼物言论皆已带到,我等告退。”
声音落下,向前送礼的士兵便缓缓退了回来,随同年覆司视若无物的向门外而去。
众匈奴士兵瞬间将长刀抽出!
就在即将动手之时,匈奴王的声音忽地响起。
“都退下!”
匈奴王看向年覆司。
“告诉小皇帝,他给的大礼,寡人收下了。”
“他日,必当亲自登门感谢。”
年覆司没有多言,转头向其行了一礼,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大殿。
待年覆司离开,匈奴王阴冷的声音徐徐传出。
“告诉塔呼娜,寡人对他甚是思念,让她多回来看看。”
“是!”
......
次日早朝。
大乾皇宫。
待众臣安静下来,萧文清声音淡淡传出。
“朱生。”
“臣在。”
“张颂之贪污一案,查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依照臣之所查,当年张颂之一案确实另有隐情,且牵扯甚广。”
“但就目前证据来看,所有认证物证,也确实皆指向张颂之贪污。”
“哦?”
萧文清眉梢一扬。
“现在已过去近一月,朱爱卿竟还没将此时查清,由此可见,此案确实难查。”
“将你的人证物证皆上报一份与朕,另,杨爱卿。”
“臣在。”
“你处事素来公道,且于办案一方,也比朱爱卿更有经验。”
“朕暂且封你为平知昭士,协助朱爱卿一并探查此案,你可有异议?”
杨百鹤微微一愣。
思索几瞬,向萧文清行了一礼。
“臣,无异议。”
萧文清点了点头。
随着李坤一声退朝,百官纷纷散去。
片刻后,只留下李兼一人尚在朝堂。
萧文清见状,眸光微动。
“李爱卿有事?”
“回陛下。”
“经臣等调查发现,不论是饥荒还是疫情,其救济之资都必经伯阳一带。”
“因此臣等恳请,陛下允我等前往伯阳,以查当年旧事,尽可能收回贪银。”
伯阳......
萧文清心下暗暗呢喃,思索几瞬,眸子微眯。
“伯阳确实是诸多商货必经之所。”
“爱卿即有意,只管去便是。”
“谢吾皇。”
待李兼退下,萧文清自殿中坐了少时,陷入沉思。
直到李坤拿着一踏锦衣卫送来的资料,萧文清才起身离开了大殿。
......
“杨大人,此次陛下让我等共查当年张颂之一案,大人阅历与我之上,还需请多多指教才是。”
朱生含着笑意,跟在杨百鹤身边。
杨百鹤不由眉头微蹙,暗暗吸了一口气,开口回应。
“朱大人言重。”
“在下不过成日跟些个民事打交到,若论查官案,还当是朱大人更胜一筹。”
“杨大人谦虚了。”
“这民事官事皆是案,真当论起来,倒是民事更为复杂。”
“官事无非为求财,为求权,为求名,但这民事,人心不足蛇吞象,所求的何止这些?”
“杨大人所见识的,所能感知的,定然于我等之上。”
“杨大人,你说呢?”
杨百鹤眉头狠狠一皱,脚上动作一停,转头看向朱生。
“朱大人,在下素来直性子,大人若是有事,直说便可。”
朱生面上神色一顿,随即笑了笑。
“杨大人这话说的。无非就是闲聊而已,能有什么事呢?”
见状,杨百鹤没在多说什么,抬脚继续向前而去。
“杨大人,你我日后怎说也需共事,不若先去酒楼小聚一杯?”
“多谢朱大人美意。”
“在下向来不在意这些虚礼,便免了吧。”
看着杨百鹤身影越来越远,朱生面上笑意逐渐退去,眸中神色一沉。
“哼,不识好歹的东西!”
竟敢多次拒绝他们的拉拢?
不过一五品小卒,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
萧文清让他在身边监视又如何?
若是杨百鹤胆敢阻挠他们的计划,他便让他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
待杨百鹤回到家中,面上神色尚且有些不好看。
杨夫人见状,倒了杯热茶递到杨百鹤手上。
“怎么了?一回来就愁眉苦脸的?”
杨百鹤接过热茶,将其放回桌上,不由叹气。
“陛下让我随朱生一并查当年张颂之贪污一事。”
“方才下朝时,朱生寻我,暗指我当明了他们的心思,再度对我进行拉拢。”
“为夫烦啊......”
“让你同朱生一道谋事?”
杨夫人眉头蹙了蹙。
“朱生乃是李兼一党,陛下此举,分明是不安好心!”
“你怎么不拒了?”
“拒?这要是别人我定然拒了。可所查之人是张颂之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