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这个地府不一般!慕小华阎罗最新章节列表

第2章

发表时间: 2024-11-27

这时,刘县令手下的幕客李诜突然跑了出来,就是慕小华眼前这位被抓进地府的面熟之人,他素来以胆大豪放著称,强烈要求与刘县令一起同往幽冥一观。

刘县令再三阻止,也没办法拦住他,只得带着他一起顺着绳索下到了井里。大概下去了五丈左右的距离,两人就觉得眼前豁然一亮,从黑漆漆的一片变得亮如白昼,似乎又在烈日下行走一般。

再顺着光源处行去,不久就又看到了成片的城池住所,风格样式与阳间无异。而生活在里面的人身材都比较矮小,不仅在日光下没有影子,还都是踩着虚空前行,并自称在此处根本不知道有土地。

见到刘县令和李某联袂而来,那些人都围过来看热闹,并问道:“看样子,你们两位都是阳世间的官吏,为何要来这幽冥之地呢?”

二人顿时都知道眼前都是鬼魂了,却依然不卑不亢地回道:“我们来此,是为了替百姓们奏请免去阴司钱粮之事。”

那些鬼魂一听都是肃然起敬,并啧啧地称赞他们是贤官廉吏,急忙指点道:“兹事体大,必须要前去阎罗殿拜访阎君大人才行。”然后,纷纷在前引路,将两人带到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宫殿外。

此时,阎罗王大人也听说了这事儿,连忙出殿外迎接刘县令与李某二人。而刘县令也仔细看了半天,发现阎君大人的样子大概是七十余岁,颇为威严。

接着,阎罗王大人便请刘县令与李某二人入座,并详细问起了此中缘由。刘县令赶紧起身拱手为礼道:“酆都境内近来水旱连年,百姓们家家户户本就歉收无存,就连朝廷的赋税都已经交不起了,哪里又有余力来缴纳这阴司的钱粮呢?因此本县冒死前来幽冥之地为民请命,还望阎君大人能体谅百姓疾苦,免去此等差事!”

没想到,阎罗王大人听完刘县令的诉苦后,却是笑道:“县令大人有所不知,所谓的纳阴司钱粮根本是子虚乌有之事。然而世间总有那一等假借鬼神名义来诓骗世人的不法之徒,利用种种魔术幻法诱使百姓们耗费巨万家资来供其享乐,因此倾家荡产者也不在少数。只是幽冥与现世阴阳相隔,使得这些事情不能够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已。如今县令大人既然肯亲自冒险前来替百姓请命,此般恶事亦可大白于天下,往后也不会再发生了。”

原来真相竟是如此,刘县令顿时明白了过来,也知道了为什么那些乡绅里面,会有几个叫嚣得特别厉害了,恐怕他们与这事儿也脱离不了干系了。

突然,只见一道红光从天而降,一直来到了阎王殿前,阎罗王大人见状,连忙起身对刘县令等二人说道:“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将要来此,请两位暂且避居后堂稍歇,本王与帝君还有些公事要说。”

刘县令听了这话,连忙带上李某转入后堂稍候,不过他们好奇心比较重,又偷偷掀开帘子偷看起殿上的动静。

不一会儿,就见到一身绿袍长髯的关帝爷从半空中缓缓而下,并与殿上的阎君行了宾主之礼。接着,二人就坐在一起,开始说起了公事,只是语音与阳世完全不同,根本听不到他们在说些什么。

突然,关帝爷摸了摸鼻头,开口便问道:“请问阎君大人此处,为何会有生人气息呢?”对面的阎王爷闻言却是一笑,顿时就将刘县令想要为民请命,亲自入阴司求情之事都告诉了关帝爷。

关帝爷听了,也是抚须大悦道:“这真是位贤明勇敢的县令大人啊,快把他请出来吧,本帝君也想见一见此人。”

于是,刘县令急忙带着李某一同从后堂走了出来,非常惶恐地拜见了关帝爷。没想到关帝爷不仅马上命人赐座,还非常和颜悦色地问起了他关于此时阳世间的各种事情,却是丝毫不提及幽冥之事。

这时,陪坐在一旁的李某突然没头没脑地插嘴问道:“关帝爷,此间玄德公安在乎”?刘县令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对面的关帝爷更是闭口不言,面上却是冷若寒冰,就连嘴边的胡须都气得直颤抖不已,然后便向着阎君拱手一礼,接着拂袖而去。

殿上的阎罗王大人见了,只是叹息不已,刘县令连忙追问其故,却见他指着呆若木鸡的李某说道:“这种话也是能轻易问的吗,哪有在臣子面前直呼其主君之字的?你出去后必当会被天雷击杀,本王亦是爱莫能助了。”

听阎罗王大人讲得如此严重,刘县令急忙又替李某苦苦求情,最后只见阎罗王从案上的木匣里取出了一方玉印,盖在了李某的背上,并说道:“本王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救是救不了的,但可以保全你的尸身不会被雷火所焚坏,你等且速速离去吧!”

果然,刘县令与李某刚走出深井,来到酆都南门时,只见李某猛然栽倒在地,竟然就此中风而死了。没过多久,又有一大波雷电袭来,绕着他的棺椁连续劈了数次,若非背上有玉印护持,只怕连尸身都无法保全……

讲到这里,黑无常又看了慕小华一眼,并指着那渐行渐远的李某说道:“这下子,你该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前来报到了吧?”

原来如此,此中竟有这番变故,不过慕小华心里又多了几个问题,便继续问道:“黑大哥,关帝爷的忌讳我是明白了,虽说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觉得有些小题大做量刑过重了。但仔细想想,在那个敬重天地君亲师的时代里,却不正是如此。毕竟在《三国演义》里面,许褚就曾经因为许攸对曹操无礼,当众呼其小名,便于冀州城门处一刀杀之,而当时曹操才只是丞相而已。更何况避讳之事,早在两汉时期就有了,连《道德经》的开篇之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都因为避讳汉文帝刘恒,而改为了如今广为流传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