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美如书屋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章节免费阅读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章节免费阅读

金蟾君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我想同你一起走。”谢书淮神色冷漠,并没回她。等了片刻,依然不见来人。两人才慢慢回家。林玉禾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后面。路上林玉禾话也多了起来。“相公,孩儿在腹中动了,他还踢我。”“就是不知他是个男娃,还是个女娃。”“我给他裁的,都是女娃娃才穿的衣衫。”“相公,你喜欢女娃?还是男娃?”林玉禾早想问这个问题了。两人在一起,很少有气氛和谐的时候。趁着今日两人有独处的机会,她顺嘴就问了出来。谢书淮身子猛地一僵脚步停了下来,眼眸下移落在林玉禾的小腹侧面。眼中的冷意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失神片刻。直到林玉禾察觉他没跟上来,转身回头看他。谢书淮又迈开步子,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林玉禾也没追着问,知道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快进院子时,墨墨听到脚步声...

主角:林玉禾谢书淮   更新:2025-01-24 18: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玉禾谢书淮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章节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金蟾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想同你一起走。”谢书淮神色冷漠,并没回她。等了片刻,依然不见来人。两人才慢慢回家。林玉禾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后面。路上林玉禾话也多了起来。“相公,孩儿在腹中动了,他还踢我。”“就是不知他是个男娃,还是个女娃。”“我给他裁的,都是女娃娃才穿的衣衫。”“相公,你喜欢女娃?还是男娃?”林玉禾早想问这个问题了。两人在一起,很少有气氛和谐的时候。趁着今日两人有独处的机会,她顺嘴就问了出来。谢书淮身子猛地一僵脚步停了下来,眼眸下移落在林玉禾的小腹侧面。眼中的冷意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失神片刻。直到林玉禾察觉他没跟上来,转身回头看他。谢书淮又迈开步子,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林玉禾也没追着问,知道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快进院子时,墨墨听到脚步声...

《重生后,我把前夫哄进怀林玉禾谢书淮全章节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我想同你一起走。”

谢书淮神色冷漠,并没回她。

等了片刻,依然不见来人。

两人才慢慢回家。

林玉禾走在前面,谢书淮跟在后面。

路上林玉禾话也多了起来。

“相公,孩儿在腹中动了,他还踢我。”

“就是不知他是个男娃,还是个女娃。”

“我给他裁的,都是女娃娃才穿的衣衫。”

“相公,你喜欢女娃?还是男娃?”

林玉禾早想问这个问题了。

两人在一起,很少有气氛和谐的时候。

趁着今日两人有独处的机会,她顺嘴就问了出来。

谢书淮身子猛地一僵脚步停了下来,眼眸下移落在林玉禾的小腹侧面。

眼中的冷意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失神片刻。

直到林玉禾察觉他没跟上来,转身回头看 他。

谢书淮又迈开步子,不紧不慢跟在她身后。

林玉禾也没追着问,知道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

快进院子时,墨墨听到脚步声,忙跑出来迎接两人。

晚上,谢书淮沐浴后走进灶房,对在收拾灶台的崔氏说道:“娘,这两日你们歇歇吧。”

“让她在家中好好养养。”

崔氏忽听自己儿子说这么一句,顿时有些不安,忙提醒道:“淮儿,你对玉禾……”

谢书淮当即打断,“娘你想多了,我只是担心她肚里的孩儿。”

崔氏暗中松了口气,“好,明日我和她说。”

突然,崔氏又想起水井的事,“淮儿你今日去挑水,村长可有拦你?”

谢书淮不解,满脸疑惑再次看向崔氏。

崔氏这才一五一十道出缘由,并把林玉禾反击村长的原话告诉谢书淮。

谢书淮目光未动,眼底泛起一层寒光。

“娘,下次若有此事,定要拖到孩儿回来以后处理。”

“你们两个女眷在家,莫要逞强。”

崔氏脱下围衣,叹道:“娘也是这样想的。”

“可玉禾说,这些事多了,你便不能在书院安心温书。”

“卖小食挣的银子,也会分我一半,就是不想让你分心。”

“淮儿呀,我知道你恨她往日弃你而去,可她真的变了不少。”

“你也莫要再动不动就吼她了,等她生下孩子,再重新找个人嫁了。”

“你娶了云萝,我也就没后顾之忧了。”

崔氏对之后的日子憧憬不已,脸露浅笑。

谢书淮回到自己东屋,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桌上的书籍半天也没翻动一下。

脑海中一直回想着崔氏方才的话。

目光沉沉,眼神深邃而复杂。

次日,崔氏一提在家中歇息几日,林玉禾也同意了。

这几日,她身子的确吃不消。

而且旁边的摊贩,早就眼红了。

林玉禾不想因此事,被人嫉恨,埋下祸根。

用过早食后,不用备食材,林玉禾也闲了下来。

她不喜欢总待在房里,准备带着运儿到屋后四处走走。

摘些野花放在屋里,屋内空气也清香些。

泥墙院子的前面是一块开阔的水田,却不是谢书淮家的,而是县里大地主家的产业。

谢书院在界限处种上了树,而后又用栅栏把屋前都围了起来。

也隔开了那些鸡毛蒜皮的纷争。

小路则是从屋后蜿蜒而去,一直通到红叶村的大路口。

屋后一大块菜园,便是方氏当初为林玉禾买的。

运姐儿也喜欢这些花花草草,无奈她的小短腿,够不到长势稍高的。

林玉禾就用树钩钩下来让她摘,鼓励她的积极性。

山上出没的人多了,有挖药草的,有拾柴火的,还有来割草喂牛的。

一进山中总能听到说话声。


林玉禾是被鸡叫声吵醒的,她缓缓睁开眼睛,看自己躺在柔软的床上。

和传说中阴森恐怖的阴曹地府大相径庭,倒有些像她哥哥家的西屋。

就在此时,房门吱呀一声推开。

进来一位穿着浅色对襟半臂的年轻妇人,她手上端一碗黑乎乎的汤药。

神色有些迟疑漫步来到床边。

林玉禾心想,这孟婆长得和她阿嫂还真像。

就是奈何桥,不见桥。

定是她游魂多年,地府重修换了花样。

吴氏递过汤药,神色踌躇还有几分小心翼翼。

林玉禾爽快接过。

既然决定重新投胎做人,谢书淮也娶了别人,这世间也没啥值得她留恋的。

端着热气腾腾的汤药,低头凑近碗边。

突然,旁边的吴氏伸手按住药碗,“小妹你可想好了,这碗药下去,你肚里的孩儿就没了。”

“这可是你的头胎呀,很伤身子。”

林玉禾喃喃出声:“孟婆汤也伤身,我当野鬼多年身子早没了,伤不了。”

吴氏吓得脸色一白,“小妹,你说啥胡话,这可是落胎的汤药呀。”

“是昨日你自己买回来的。”

林玉禾愣愣抬头,心口一阵刺痛传来,手上的汤药应声落地,摔得粉碎。

吴氏平常就些怕自己这个小姑子,她缩在一边,也不敢再往林玉禾跟前凑。

听到屋内的动静,门口一道身影快速蹿了进来,对妇人呵斥道:“我让你放凉才端给她,定是烫到她了。”

林玉禾看到自己哥哥也出现在眼前,身子壮实,是他生病前的模样。

呼哧一下从床上起身,往木盆的水中一照。

是往日那张熟悉的脸庞,并非她想象中的青面獠牙。

她颤声问道:“哥,这是何处?今年是何年号?”

林玉平愣神瞬间,缓缓道:“这是我家后院,今年是昭德二十三年,今日是五月初二。”

好半天,林玉禾终于回神,她竟回到了与谢书淮和离一个月后。

目光下移,抚上自己的小腹。

心中一喜,自言自语道:“太好了,一切还来得及。”

她趿拉着绣花鞋,抓过床上的对襟短褐穿上,动作一气呵成,就往屋外而去。

林玉平反应过来,连忙拦住,“你要去何处?”

“我要去找谢书淮,我后悔了,我要和他好好过日子。”

林玉平拦住她,“禾禾,你这是怎么了,莫要吓唬哥哥。”

“难道你忘了,你与谢书淮已经和离了,与闵家郎君刚订了婚。”

“今日是谢书淮和李家姑娘的大婚之日。”

吴氏也随声附和道:“昨日,你还说自己不在意。”

随着一声声提醒,林玉禾心中的那份狂喜也彻底消失,脑中一片空白。

“你们说的李家姑娘,可是成衣铺子李掌柜的女儿?”

“正是。”

林玉禾记忆慢慢回笼,身子重重坐回床上,一脸挫败。

哪怕自己再世为人,也再无和谢书淮重修旧好的可能。

终究是错过了。

恨自己目光短浅,长了颗猪脑袋听信别人谗言,谢书淮一次落榜就不要他了,非要同他和离。

转身就和闵折远那个恶毒的歹人订了婚。

更恨自己不知道珍惜身边人,失去了才知后悔。

想到谢书淮往日为她所做的一切,她心中大痛,泪水像断线的珠子顺着脸颊滑落。

两手不停地捶打自己,小声抽泣着,“相公,都是我不好,我错了,我错了呀!”

林玉平害怕极了,拽着她的两手,转身对吴氏大喊道:“快去找姨祖母,禾禾中邪了。”

还不等吴氏走出院子。

林玉禾脚步飞快地越过吴氏,片刻间她的身影就消失在吴氏眼前。

她沮丧半天,终是不甘把谢书淮让给旁人。

更何况,自己还有争取的机会。

那便是肚中的孩儿。

重振精神,她人也清醒不少。

她记得前世李云萝,是多年后同她前夫和离了,才如愿嫁给谢书淮的。

怎会提前了那么多,莫非她也和自己一样重活了一世。

不想再重蹈覆辙前世的命运,所以提前嫁给谢书淮。

想到这个可能,林玉禾心中警铃大作,脚步迈得更快。

同时心中也有了计划。

不能直接去拦谢书淮,这样只会让他更恨自己。

林玉平在身后,追得气喘吁吁。

此时天还没大亮,就算谢书淮要去迎亲,也还没到县城。

红叶村离许阳县城不远,她只要堵在红叶村的必经之路,就能拦到谢书淮。

林玉禾同谢书淮从小就认识,她娘方氏和谢书淮的娘崔氏是表亲。

谢书淮家道中落,能在红叶村站稳脚跟,多亏方氏的支持。

只可惜,方氏在林玉禾嫁给谢书淮的次年,便因病离世了。

若是方氏还在世,她是不会让自己女儿做这些荒唐事的。

谢书淮十六岁中举后,便娶了十四岁的林玉禾。

家中出了事,谢书淮的性子越发孤冷。

林玉禾一直就不喜欢冷冰冰的谢书淮,若不是她被县城六十多岁乡绅老爷看中做继室。

只怕她娘亲再强迫,她也不愿嫁谢书淮。

况且谢书淮落魄,一无所有时,她心中更加不愿。

林玉禾爹爹是红叶村和清水弯两个村子的里正,她虽无法与富贵人家的姑娘们比,好歹也算衣食无忧。

从小方氏就疼得像宝贝疙瘩一样,宠着长大的。

她觉得自己嫁给谢书淮有些不值。

婚后,谢书淮和婆婆崔氏一直包容她的小性子。

这让她越来越懒散任性。

今年三月,谢书淮会试落榜,她听信了她姨娘的怂恿,不顾谢书淮和婆母崔氏的挽留,非要和离。

甚至连肚中两个月的骨肉都不打算要。

经她姨娘引荐,县城商户人家的闵公子相中她。

闵折远长相虽不及谢书淮,可他性子温和家世也好,还不嫌弃林玉禾有过夫婿。

殊不知,闵折远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外养了个唱小曲的姑娘,孩子都二三岁了。

娶她回去,也是为了给他外面的儿子正名,接他的外室回府。

一路上,林玉禾悔恨的泪水就没停过。

她方才打自己时,用了狠劲,白嫩的小脸上,巴掌印显著。

惹得路人们频频张望,小声议论着。

她置若罔闻,伸长脖子立在路口等候。

赶上来的林玉平观察一阵,也看出自己妹妹并非中邪,而是后悔了。

怕她去闹,一直劝着让她回家。

无奈林玉禾像老僧入定般不为所动。

直到,吹吹打打的唢呐声隐隐约约传来。

她眼中才露出一抹紧张和喜色。

片刻后,一颀长消瘦的身影出现在林玉禾眼前,他一袭红衣。

正是林玉禾翘首以盼的谢书淮。


运姐儿见自己舅舅走神,追问道:“舅舅,你说对不对?”

谢书淮伸手捋了捋运姐儿被风吹乱的头顶,否认道:“不对,是运儿想多了。”

“云萝姑姑喜欢运儿,才会给运儿送好吃的。”

“没有人不喜欢运儿。”

运姐儿眼神清澈,长得像极了谢书淮的姐姐,晃眼看和崔氏有几分神似。

她脆声脆气,“那太好了,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云萝姑姑不喜欢运儿呢。”

听到崔氏回来的脚步声,运姐儿又小跑了出去。

谢书淮也从屋内跟了出来,手上拿着一匹素色的柔软棉布。

“娘,棉布我买回来了。”

崔氏知道,他说的是给林玉禾肚里的孩子缝衣衫的布料,笑道:“你这孩子,今日早早去县城就是为了买布,什么时候性子变得这么急了。”

“我孙儿在肚子都还不到四个月,还早着了。”

“我得先给你赶双布鞋出来,你脚上的鞋都快磨破了。”

谢书淮早已习惯了崔氏唠叨。

突然,他从衣袖中掏出一个钱袋,递给崔氏。

崔氏不愿接,“娘不用,有钱你自己留着。”

谢书淮沉静的眼眸中,骤起一股不易觉察的凝重,抬眸看向崔氏时又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娘,过两日孩儿要去京城一趟。”

“你莫要任何人提起。”

崔氏神色一紧,心也提到嗓子眼儿,“好好的,你去京城做啥?”

谢书淮不愿多做解释,轻描淡写带过,“去拜访我之前的一位夫子。”

“你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你就去长卿书肆找梁掌柜,或者去云香书院找锦文也方可。”

崔氏心中隐隐不安,一把抓住谢书淮的衣袖,“淮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为娘。”

“我从没听你提起过,在京城有你的夫子。”

谢书淮眼底透着温和,宽慰道:“娘,你不用担心,我只是前去请教科考之事。”

县城市集

林玉禾做的米糕卖相好,味道也不错,又是现做的。

她人到市集没多久,米糕就哄抢而光。

三十块,共卖了一百五十文钱。

第一次出来卖东西,就这么顺利,心情也高兴。

一扫方才的疲惫,走得飞快,看天色稍早,本想去看看她哥嫂时。

市集路口却被驴车堵得水泄不通。

她只好停了下来等候。

听着路边人闲聊。

“也只有,安宁侯家才有这样的排场。”

“听说把许阳县城的商贾和官家人都邀请了。”

“这也没多久了,老太太的生辰在五月初十那日,不就三天后吗,是该采买了。”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的,林玉禾这才知道,是侯府的人出来采买老太太寿辰的东西。

这安宁侯府在许阳县,也算是响当当的富贵人家。

安宁侯本姓魏,是一大茶商,生意遍布大晋。

后来成为皇商,魏家大房长女被皇上看中封为嫔妃。

娘家也因尊荣赐封爵位,得以位列侯府。

这样的勋贵人家,老母亲七十大寿,自不会慢待。

众人说得兴致勃勃。

林玉禾却记起了前世之事。

侯府还请了戏班子,因为来的客人实在太多,家中戏台挤不下。

老太太心善,想请平常老百姓看戏,戏台子就搬到了南城废弃的演练校场。

她记得连唱两日,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那时,她和曲姨娘两人去的。

戏是好看,个个被晒得两眼冒星,回到家中渴得牛饮一大杯凉茶。

此事后,没几日她就被闵折远给杀了。

林玉禾在感叹上辈子命运的同时,脑中也有了一个挣银子的计划。

所以现在没人知道,老太太会把戏台搬到南城的校场去。

她兴奋地从小路绕到她哥家铺子,准备许久。

再回到谢家天也快黑了。

她把今日卖米糕的文银分给崔氏一百文钱,自己则只留了五十文。

日后想要再做小食出卖,少不得崔氏的支持。

崔氏看她变化这么大,高兴收下。

就是奔波了这么久,身子太过疲惫,她早早地就歇下了。

次日一早,林玉禾又像打过鸡血似的,用过早食,便带着运姐儿去山中采摘金银花。

五月的山中金银花漫山遍野。

崔氏以为她要把金银花卖到药店,帮她把摘回来的晾晒到院中的竹簸箕里。

连着两日,运姐儿都跟着这林玉禾在山上跑,看她晒得红彤彤的脸蛋。

林玉禾割了许多蒲草,准备回家给她编织一顶草帽。

运姐儿听后,激动不已干劲更足了。

回到家中,林玉禾量了量运姐儿头的大小,拿出蒲草为她编制。

这个技艺,还是林玉禾儿时同家中的伙计学的。

她不仅能编织草帽,还能编其他的花样。

半个时辰后,草帽编好,头顶上还编了个憨憨的小狗。

运姐儿非常喜欢,戴在头上跑到崔氏和谢书淮面前炫耀。

当谢书淮看到草帽上的狗时,脸色一沉,把扁担重重摔在地上。

吓得运姐儿和林玉禾都呆了。

“你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同旁人较劲是吗?”

林玉禾心口猛地一痛,不明白谢书淮是何意?

她心中难受眼眶微红,运姐儿也不敢出声,进了灶房。

“我不管你的目的是什么,总之我劝你莫要白费功夫。”

林玉禾难过极了想解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花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许久后,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我就给运儿编了个草帽,你就说我较劲。”

“大婚那年,我不是为你也编了一个吗,上面还特意配了你的属相。”

“那草帽去年坏了,你才扔掉的。”

“我能做什么,我知道自己往日错了,就是想对你好,对家里人好。”

“之前,只要是我为你做的事,你都记得清清楚楚。如今心里有了别人,就是不一样了。”

林玉禾伤心不已,回到自己屋中,把房门重重一关。

谢书淮伫立在水缸前,神色复杂一动不动。

崔氏知道自己儿子的心结,也不知该如何出声劝解。

运姐儿很少看到谢书淮发这么大的火,害怕地缩在崔氏身后,手中还紧抓住草帽不放。

崔氏本以为,林玉禾会像往日那般和自己儿子吵了嘴,要么直接回娘家,要么躺在床上不起。

不想,片刻后,她就从西屋走了出来。

提着篮子继续去山上摘金银花。

连摘了三日。

五月初十这日,天还没亮。

林玉平家中的伙计阿柱,就用牛车来接林玉禾去县城。


往日的县老爷是个昏庸无能之辈,听说现在来了一个清正廉明的年轻知县。

村长不敢冒这个险,气得胡子乱颤,“你,你这无知的妇人,我……我不和你吵。”

拿着五百文银子,败兴而去。

崔氏在灶房里听得好不痛快。

后半晌,林玉禾歇在家中,睡到傍晚才醒过来,并把今日挣来的一百二十文钱,一半分给崔氏。

崔氏不接,“玉禾,这本钱是你出的。”

“这果露和江米也是你做的,你怀着身子,娘怎能要你的银子。”

“娘,相公如今去了书院,大抵抄书的时间也没了。”

“家中的还得花销,你手上不缺银钱,相公才能安心在书院温书。”

“没有你和运儿,我一人是做不好的,大家都有功劳。”

一番解释说的也十分在理,崔氏脸露欣喜才愿收下,“玉禾,你真的变了。”

趁崔氏转身放铜钱,林玉禾便大步出了正屋。

她准备去屋后的菜地薅点黄菜叶喂鸡。

到菜地,手上的篮子还没放下,她就听到岔路口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声。

林玉禾有些纳闷,这个时候大部分劳作的人都该归家了。

除非像她这样的,在家中附近农作。

是谁会跑到这里来哭。

离谢书淮家最近的,还是在大路口的几户人家。

这样一想,心中倒有几分害怕。

突然,又传来一阵粗鲁的谩骂声,打断了方才的哭声。

“你个死丫头片子,我给你的月事袋为何不用?你也不嫌丢人,裤子都湿了。”

“还有脸在这里哭。”

“娘,女儿不想用草木灰的月事袋,女儿用了痒。”

“我想用布做的。”

“你没那么好的命,赶紧给我垫上,好在这一路没人,否则被人看到定是丢人现眼。”

“娘,女儿求你了,我几年没有买件新衣,往日采药也挣了不少银子。”

“要条带棉布的月事袋你也不给,你给哥哥做的里衣都是棉布,你怎么能偏心成这样。”

妇人沉默下,没作声,片刻后又听她说道:“你是女娃,怎能和你哥哥比。”

“看你能哭得啥时候,我就先回去了。”

话落,离开的脚步声也跟着响起。

女子娘亲离开后,她哭得更伤心了。

林玉禾听得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初来月事是十四岁,正是嫁给谢书淮的那年,月事袋是崔氏给她做的。

棉布还是谢书淮去买的了。

心中微暖的同时,也替这个小姑娘难过。

女孩还以为没有旁人,哭得越来越伤心。

林玉禾爬上石阶,循着声音找了过去。

在一个歇脚的台阶上,见一个穿补丁的小姑娘,她背着一捆柴火。

慢慢往家中走,裤子已被月事染红。

林玉禾来不及多想,忙叫住了她。

“前面的姑娘,你等等。”

突听一阵声音,吓得小姑娘一愣。

她转身的同时,林玉禾才看清,是村中木匠家的大丫。

大丫看到身后有人,忙捂着自己被打湿的裤子,一脸难堪。

“你别怕,大家都是女子,你在这里等等我。”

“我有两条月事带,做好还没用过,里面垫的就是棉布。”

“如今我怀着身子也用不上。”

大丫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事。

而且给她送月事袋的,还是村中人人都厌弃的林娘子。

都说她好吃懒做,嫌穷爱富。

林玉禾从石阶下来,恰巧遇到从书院回来的谢书淮。

两人都没说话,一前一后地往家里走。

“这两日,你都在书院门口卖小食。”

前面的谢书淮冷不丁的问了这么一句。


知道孟大人正是用人之际,而他谢书淮需有人依傍,否则他的科考也到头了。

对方不想让他再考,进入朝堂。

恰好谢书淮的仇人,就是他们的对手。

想到他岳父手上近日遇到的棘手事。

陈瑾湛计上心来,也想听听谢书淮的看法,趁此见识一下他的能力。

“书淮,今日我在市集突听一困惑之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谢书淮态度恭敬,抬手道:“先生请说。”

陈瑾湛神色温和,从书案后绕了出来,漫步房中娓娓道来。

“一老翁家中有些家产,按祖训家中掌家人应当是他长子。”

“可后来这老翁的正妻去世后,他又纳了一妾室,他对妾室所出的幼子极为溺爱。”

“甚至有了想换掉掌家人的想法,只是找不到合理的借口而已。”

“但按他的心意,这掌家人迟早会换成他的幼子。”

“长子在家中如履薄冰,他该如何自救。”

谢书淮听出,陈瑾湛是想借百姓的家长里短,闲谈朝中太子和六皇子之间的纷争。

他沉吟片刻,回道:“回夫子的话,既然这位公子能成为家中掌家人,见识定并非一般人能比。”

“学生知道的,他定早已想到。”

“作为一个没有利益纠葛的局外人,学生建议,这位长子定要想方设法,让他的幼弟远离他的父亲和家中的私产。”

“他改变不了他父亲的想法,就改变他父亲的做法。”

“只要他的幼弟鞭长莫及,就撼动不了他的掌家权。”

陈瑾湛脸露笑意微微颔首,对谢书淮的说法极为赞同。

有了想听谢他续说下去的想法,抛出直接困境,“那若是这幼弟仗着恩宠,不愿离开该如何?”

谢书淮目光一沉,抬眸看向陈瑾湛大方回道:“家中应当不止两子,这长子可让其他的兄弟姐妹效仿这幼子,都回到家中。”

“时间一长,这位老翁头痛的便不是生意和掌家人的事,应当日日忙碌着解决儿女们的是非之事。”

陈瑾湛哈哈大笑道:“妙哉,妙哉。”

他说的就是六皇子赖在宫中,以孝顺他母后为由迟迟不回他的封地。

这两年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嘴上训斥六皇子不懂规矩,实则默认了他这个皇儿的做法。

借由父子闲聊为由,常把六皇子叫他寝宫,教他处理一些政务。

朝堂上拥护太子的大臣们,多次上书让皇上请六皇子回封地。

皇上都把折子压了下来,置之不理。

孟尚嵘和太子幕僚们,也为太子想了不少办法,甚至还给这六皇子找了王妃。

都改变不了皇上的做法。

谢书淮这一建议,瞬间让陈瑾湛茅塞顿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从书房出来后,谢书淮穿过石径,往书堂而去。

这时门丁却喊住了他,“谢郎君,门口有人找。”

谢书淮还以为是家里的人,到了侧门一看,是李府的家丁来给他送字帖。

*

林玉禾回到家中,心却一直平静不下来。

她抚上自己的小腹,若是再遇到闵折远,只怕就没有今日这般侥幸了。

那谁又能帮她保护肚中的孩儿了。

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诉谢书淮,毕竟这孩子也有他的份。

可谢书淮对她恨得牙痒痒,林玉禾又打起了退堂鼓。

思前想后,过了良久也没想出更好的法子。

困意袭来,他不自觉睡了过去。

朦朦胧胧中,被崔氏喊醒,“玉禾,你哥哥家中来人接你了,让你回去一趟。”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